
按照区司法局《关于报送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的通知》要求,我们对本单位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五减”“四办”改革。梳理确认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落实和进一步增加“五减”、“四办”、承诺制等各类清单事项,现区级保留的政务服务事项共512项,行政许可事项218项(主项),公共服务等其他政务服务事项294项,乡镇政务服务事项31项。“马上办”行政许可事项57项,“就近办”行政许可事项105项,“网上办”行政许可事项281项(子项),“一次办”行政许可事项269项(子项)。我们推出了80项行政许可承诺事项,共涉及200件申请材料,截至目前,共办理了274件承诺事项。
2.深入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是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和政务服务事项基础数据的完善。我区网信办已牵头对静海区电子政务外网进行了一期工程改造,完成了以裸光纤互联方式覆盖区内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为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一事项、统一标准、统一编码,区政务服务办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已组织部门、乡镇(街道)对照《天津市政务服务事项目录(2019年版)》,在“政务一网通”系统中集中录入了相关信息。目前,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基础数据已基本完善到位。
3.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实办率。为实现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或“一次不用跑”,积极推进全程网上办理。今年以来,政务服务办已组织“政务一网通”系统操作专题培训10余次。我们编写了静海区网上办事操作指南宣传单,为来“中心”办事的企业群众现场发放并进行网上申报的指导,另外,我们使用“静海政务”微信号推送,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目前,静海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实办率约92%。
4.推行智能化“无人审批”以及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我们推出了21个智能化“无人审批”事项,开设5个“政务服务无人超市”,即区政务服务中心“无人超市”和大邱庄镇、团泊镇、唐官屯镇、静海镇政务服务中心“无人超市”。现无人审批设备已经安装到位,我区已对其保障24小时开机运行。另外,为给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便利,我们推出了静海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设置了信息公开、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共3大板块,进一步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
5.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按照“一制三化”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改革,起草《静海区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依托“多规合一”平台和投资项目联合审批系统,采取容缺后补、以函代证等创新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全流程保姆式服务。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的举措》(试行),每类建设项目比市政府要求总体减少一个工作日,如:财政投融资类房屋建筑项目总时限压缩至82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房屋建筑类总时限压缩至42个工作日。
我们成立综合服务窗口,对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审批事项实行统一接件、统一出件。推行两两并的方式随机并联,应并尽并,大幅提升并联审批率。对公开出让用地,实行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批准书合并办理;建设项目需同步占挖城市道路和占用公共绿地的,并联办理相关手续等,合并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6.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我们对照营商环境考核标准,落实了分工,对接国务院、天津市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6月中旬,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填报,争取在全国营商环境考核排名中取得较好名次。我们对照“津八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十九条”要求,研究制定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十八项措施》,积极为企业减轻负担,我们为企业提供免费刻制印章以及免费复印等工作,今年以来,已为2386家企业免费刻制印章7157余枚,价值68.33万元,为303家企业报销刻制公章费用7.15万元,累计为企业节省总体办事成本约347.303万元。且免费为企业复印审批材料10万余份,平均为每个企业节省材料申报时间1-2个小时。
7.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018年底,区政务服务办会同市场监管局制定了《静海区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方案》,实现了企业登记1.5个工作日,刻制印章时间不超过0.5个工作日、申领发票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为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理新机制。整合办理流程,整合进驻发票管理业务和税控设备服务业务,将发票审批发放环节整合后进入区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与企业登记网上申报无缝对接,信息共享。设置自助申报服务专区。在服务大厅设置企业开办自助申报服务专区,提供企业现场申报专用计算机,配备免费打印复印设备,指派专人帮助指导企业现场完成信息填报、文件查询和材料打印。
(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2019年静海便民服务专线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等问题41492件,来自市8890便民服务专线政务类转办单39532件;来自8890便民咨询平台便民类咨询单1960件。按时接单率和办结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主要做法是:1.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制定便民专线绩效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标准。拓展便民服务专线功能,依托便民专线网络,建立了静海区群众举报中心,专门受理区域内涉及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十项内容的群众举报。2.强化“三个第一时间”,提高群众满意度。便民专线工作人员接到群众反映问题后,首先安抚群众情绪,确认反映诉求,第一时间派单到承办单位,要求承办单位第一时间查看并接受工单,第一时间联系群众,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3.加强监督考核,提高办理质量。加大工单督办力度,严格退单管理,提高疑难工单和匿名工单的办理质量。每月根据各承办单位对热线电话接听答复处理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并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发各承办单位。切实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需要进一深入推进。1.下一步我们要对接市政务服务办,对“五减”、“四办”、承诺制、无人审批等各类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并及时公布。继续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组织区级部门和各乡镇在“政务一网通”系统中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办事规程,深入落实“三级四同”标准化建设要求,继续推行免费邮政寄送服务,实现一般事项“不见面”,复杂事项“一次办”。要进一步完善“综合受理、接办分离”机制,抓好综合受理服务工作,实行联合踏勘,真正做到“接件、审件、踏勘”三分离。
2.需要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我们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为契机,对照国务院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深入研究落实指标存在的差距,积极畅通服务企业渠道,主动与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征询意见建议,了解企业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依托“双万双服”平台,积极推进免费为企业发放印章,免费复印申请材料等服务,使便企利民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3.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改革工作。下一步我们要
就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行深入研究,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项目审批进度的举措》(试行),全面推进联审联办,积极探索并联审批事项的范围。除各阶段规定强制并联事项外,进一步扩大并联审批的范围,推行采取两两并的方式随机并联。继续抓好乡镇(园区)代办队伍建设,为企业提供专业辅导,促进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开工。
(二)公共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1.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努力在提升便民专线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定期开展专题业务培训 并进行考核,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2.加大监督力度 ,提升办件实效。继续加强对承办单位办理工单的监督,督促承办单位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努力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切实提升我区便民专线服务群众的水平。3.强化数据分析,了解群众需求。加强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工作,认真归纳整理带有规律性、倾向性的信息,找出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切实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2020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