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静海区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静海区政策文件  >  区政府
名    称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静海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11个专项规划的通知(4.食药监管篇)
索   引  号 :
11120223000200715W/2021-00168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津静海政发〔2021〕15号
主    题 :
市场监管\食品监管;市场监管\药品监管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天津市静海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

规划等11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静海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医疗保障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社会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综合交通运输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已经2021915日区政府第1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211129



天津市静海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十四五规划


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做好十四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的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促进食品药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美丽静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入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依据《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和《天津市食品安全十四五规划》、《天津市药品安全十四五规划》重点部署和静海区十四五规划总体安排,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以来的主要成绩

十三五期间,静海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各项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落细,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1.食品药品产业快速发展。截止十三五末,全区共有农产品种养殖企业(含合作社)1083家,畜禽屠宰企业4家,放心菜基地15个,放心肉鸡基地53个,放心猪肉基地34个,放心水产品基地9个。获证食品生产企业414家,食品销售单位5991家,餐饮服务单位4814家(含单位食堂634家),保健食品经营单位1425家,食品相关产品企业37家,备案食品摊贩3111户,药品经营企业284家。独流老醋台头西瓜金丝小枣静海黑猪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久负盛誉。王口炒货是我国华北地区炒货重镇,素有炒货之乡的美誉。生宝谷物农业示范园、龙海设施农业产业带、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等现代设施农业和农副产品基地辐射影响力日趋扩大。全区食品行业年出口量2300余批次,货值1.4亿美元,远销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一批优势行业和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体系。

2.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静海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优化资源整合,理顺监管体制,筑牢监管网底。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综合执法队的建立,实现了食品监管由分头管理综合治理的根本转变,并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首要职责。建立起18个乡镇市场监管所、22个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站、425个村居监控点,组建了54名专职食品安全协勤队伍和850名村居协管员队伍,补齐了基层短腿,弥合了监管缝隙,为政府强化属地责任提供了有力抓手。区、乡镇两级食药安委、食药安办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指挥畅通的监管协调机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富有静海特色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模式。

3.机制体制日益健全。以健全全过程、全产业链监管格局和筑牢工作责任体系为目标,先后制定出台了《静海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静海区区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静海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清单》、《静海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合作协议》、《静海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静海区疫苗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静海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静海区食品摊贩限时限地管理办法》、《静海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静海区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为监管有据、依法监管提供了重要遵循,构建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格局。

4.支撑保障稳步提升。由静海区委、区政府启动《食安静海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有两责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由区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起食品监管巡更系统,配备了80余台移动执法终端,加强对食品行业电子化监管巡查。依托一个中心、五个片区、多点支撑的三级食品检测体系,新建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快检室9个,同步提升18个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食品安全快检室。十三五期间,全区食品安全抽检总体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由区农业部门升级改造占地800余平米的静海区农产品综合质监站,探索建立以合格证管理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为生鲜乳企业安装生鲜乳运输车辆GPS定位系统,建立放心菜二维码追溯,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由区教育部门为55个学校食堂安装了餐饮食品快速检测设备,为48个学校食堂安装了消防喷淋装置。在重点乡镇配备食品安全空中监控无人机,新增180个点位视频网络监控设备,做到监管人员防控和科技防控相结合,打造智慧监管

5.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网络订餐、农村集体聚餐、畜禽水产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监管,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方面深入开展一制三化改革,最大化地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推进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保健食品销售三证合一,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三证合一推进药品两证合一落实许可制度改革创新减少审批要件28项,审批时限减少80%通过风险分级监管、电子化巡更检查、双随机抽查和飞行检查四大监管手段,强化食品安全全过程风险管控,依托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举措。通过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自查和风险报告制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定期开展自查,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构建起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风险分类为依托、以双随机联查为特色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打造餐饮服务环节和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工程4535家,实现100%全覆盖。加快推动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肉菜、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追溯体系建设,标准化菜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食品冷链物流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6.执法整治成效突出。十三五期间,先后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食品药品清理清查保健品打清整专项治理、食品安全打假治劣雷霆行动、打击食药环犯罪昆仑行动、农资打假春雷行动、打击非法收售药品中药质量整治疫苗质量排查等各类全区性专项整治180余次,有效解决了陈官屯土坑腌制酱菜独流假调料团泊大学城无证小餐饮团塘公路马路餐车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重点难点问题。始终坚持以四个最严的标准,形成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灭死角、断后路。五年来,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立案查处行政违法案件1019件,罚没款610余万元。由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58件,成功破获了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5件,公安部集群协查案件6件,侦破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食品安全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7.社会共治逐步形成。连续5年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空中四条线地上四个一为载体的双四宣教行动,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先后组织食品安全大家行公仆走进直播间大手牵小手食品安全进校园食品安全护老行动农业技术科技赶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负责人培训班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保健品知识大讲堂食品安全公益课堂等活动2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5万余件。天津日报、北方网、天津卫视、腾讯网、中国食品安全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静海区食品安全工作100余件次。通过区两台一报两微一网,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重要栏目加大对各乡镇、园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举措和成效等稿件的刊播力度,引导全区干部群众同频共振、共建共享。畅通58812345大美静海微信投诉举报平台,落实有奖举报制度,群众投诉举报按时办结率100%,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静海区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虽然持续稳定向好,但基于区域性、系统性和食品药品产业基础现状所带来的风险隐患仍然一定程度存在。主要表现为:

1.食品药品产业结构方面。静海区食品行业体量巨大,但食品工业基础仍然相对薄弱,食品产业多、小、散、低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善,规模型食品产业主体较少,遍布乡村的4000余家小食杂店、小餐饮店,仍然在农村食品市场占据着绝对市场份额,绝大多数系小规模、家族式管理,九成为个体户,从业人员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弱群体,并以此为基本谋生手段,客观上对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产品追溯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带来较大难度。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还不高。全区农村医疗机构,特别是村卫生所、个体诊所数量众多,农村医疗机构在管理上普遍存在重医轻药的倾向,药品使用管理在医疗机构管理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食品药品从业主体方面。从食品从业人员看,受利益驱动、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原因,个别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缺乏积极性,存在着监管部门抓得紧则紧,履行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违法违规现象偶有发生,市场自我净化能力有待提升,独流假调料事件的警钟犹然在耳。同时,由于毗邻河北周边5个县市,大量外来食品从业人员和外源性食品进入而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常态化存在。城乡结合部、重点集镇交通集散地大量空闲厂房、民宅出租,违法违规行为隐蔽性高,全区小作坊、小餐饮从业者90%为外来人口,人员流动性高,管理难度较大。药品零售行业扁平化、同质化竞争激烈,药店容易陷入价格战陷阱导致企业利润低下,从而导致一定的风险隐患。

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突出表现为庞大且不断新增的从业主体数量和行政监管力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依然长期存在。行政监管队伍、监督执法队伍和专业技术支撑队伍的食品药品安全专业化程度亟待进一步提高,检验检测、检查核查、监测评价等能力还需切实增强,基础设施、执法装备、信息化监管水平对比先进地区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乡镇基层监管力量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同时,政府、市场、社会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食品药品安全仍然是以政府监管一条腿走路为主,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社会监督力量尚未有效激活。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对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静海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中华民族未来,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领导同志也多次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十四五时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强有力组织保障。

2.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安全、吃的健康。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群众的关注点从过去解决吃饱吃好,现在又在关注如何吃的安全吃的健康。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对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期待更加强烈,客观上成为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监管的重要契机,要求监管工作必须拓展广度、加大力度,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3.安全监管工作已经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等文件的出台,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法治保障,十三五时期监管制度机制的探索创新、监管能力的显著提升、全过程全产业链监管的基本形成和社会共治氛围的日益浓厚,为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开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1.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市场秩序仍不够规范,企业主体责任还未严格落实,违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生产经营的现象还偶有发生。制假售假手段不断翻新,违法行为越来越具有智能化、隐蔽性,犯罪活动更加组织化、专业化、网络化,使得监管执法难度进一步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广泛应用,网络销售、网络订餐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方便群众消费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风险和监管风险。

2.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因素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在当前社会综合管理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既是公共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矛盾激发的触点,网络信息和自媒体的高度发达,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即便是个案问题、偶发现象,也有可能急速蔓延,引起公众恐慌,酿成局面难以收拾、后果严重的大事件。

3.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产业基础还不牢固。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食品产业多、小、散、低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量大面广,实施有效监管的难度较大。监管体制机制和监管能力还不完全适应履行职责的需要,监管责任需要进一步压实,监管制度机制和方法手段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监管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4.药品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效安全监管支撑。药品经营企业逐步由数量型向规模效应型转化,由低水平重复向差异化竞争型转化,监管能力必须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提高行政审批、监督检验、执法检查、应急处置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助推药品高质量发展。新的药品监管体制需要建立有效协调机制,不但要理顺各层级关系,更需要建立与各自职责相匹配的监管力量,形成事权清晰、上下畅通的协调机制,形成有效的药品监管合力。最严谨产业技术需要专业化的监管队伍。药品产业具有极强的技术性、专业性,作为药品监管的行政机构,必须有专业化的技术管理,大力发展监管科学,强化技术支撑。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遵循原则

坚持监管为民、安全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政府管理,立足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服务静海经济社会发展。以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为目标,努力做到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堵塞漏洞、补齐短板,充分运用互联网+智慧监管手段,全面提高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系。推动食品安全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落实,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持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严把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

坚持问题导向、预防为主。从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供应链管理,提高风险发现与处置能力。坚持产管并重,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

坚持法治思维、从严监管。强化法治理念,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从严惩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市场导向、社会共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探索社会各方有效参与的安全监管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健全信用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末,建立起与六个静海四区定位相适应的食品药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食品药品安全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校园食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得到更有效治理;食品药品安全各方责任全面落实,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新格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企业主体责任和公众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安全状况、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满意度更明显提升。

2035年,我区基本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运行有效,源头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风险管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明显减少,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第三章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坚持最严谨的标准,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制度机制和标准体系

(一)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我市城市公共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要求。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其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事件评估、重大行政决策等合法性审查的程序和要求,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的作用。

(二)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行刑衔接、风险研判、餐厨废弃物管理、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等方面以及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建筑工地、旅游景区、交通运输等领域食品安全相关制度建设。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制度、证据衔接规则、涉案食品检验认定与处置协作配合机制、检验认定时限和费用等有关程序性规定。建立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落实重大案件联合督办制度。加强特殊食品注册备案管理,落实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制度。加强对已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建立实施后评估制度,及时评估、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

(三)加强静沧廊协同机制建设。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求,加强同河北省沧州市、廊坊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联动合作,签订《静沧廊食品药品安全跨区域合作协议》,建立食品安全协调议事机制、信息互通机制、应急执法协作机制等制度建设,共同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屏障。

(四)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利用全市企业标准信息公示平台,推动贯彻落实我区食品企业标准公开承诺制度,鼓励食品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相关社会组织、企业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加大食品安全标准宣传贯彻和解释培训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准确理解和应用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安全标准的使用进行跟踪评价。将标准解释、宣传贯彻纳入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重要内容,面向消费者普及标准的有关知识,维护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

二、坚持最严格的监管,建立科学高效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体系

(一)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以预防控制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和各类食品安全风险为目标,健全完善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确定监管重点、方式和频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实现对食品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的闭环监管。

(二)打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坚持放管服相结合,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农产品认证制度改革。深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优化许可程序,实现全程电子化,发放电子证书。积极推动食品经营许可信用承诺审批。规范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备案。制定完善食品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制度。利用现有相关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可查询。

(三)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污染治理。做好农用地安全利用和修复治理,实施土壤、大气、水源治理保护重大工程,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根据全市农用地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结果,加强对我区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严禁在依法划定的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种植食用农产品。加强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实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强化涉重金属行业排查整治,做好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

(四)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严格落实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将高毒农药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落实农业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指导农户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有关规定,防范农药兽药残留超标。严格执行畜禽屠宰检验检疫制度。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水平。

(五)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食用林产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引导生产经营者依法、规范、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确定重点监测品种和监测区域,积极开展食用林产品重点区域、集中区域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监测工作。

(六)加强粮食收储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地方储备粮质量安全管控制度,持续开展库存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储备粮检验工作。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在新收获粮食风险监测和库存检查中发现的超标粮食,严格按《市粮食局市农委市市场监管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关于建立我市超过卫生标准粮食处置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处置,严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政策性库存粮食监测覆盖比例达到25%以上。推动粮食承储库化验室建设,配齐配全设施设备,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七)加强食品加工质量安全监管。实行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对一般企业实施按比例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对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检查,对高风险大宗消费食品企业实施体系检查,督促企业生产过程持续合规。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覆盖率和获证生产企业自查风险报告率达到100%

(八)加强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管。以风险分析为基础,对食品经营各类主体全面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科学评估监管对象风险等级,严格落实监督检查职责,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制定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督促各类食品经营主体依法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监督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与记录等义务。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配合,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做好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

(九)加强餐饮服务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加工操作、清洗消毒、人员管理等规定。集体用餐单位要建立稳定的食材供应渠道和追溯记录,保证购进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严格落实网络订餐平台主体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十)加强特殊食品监管。继续坚持科学监管,创新监管思维方式,发挥社会共治。到2025年,达到监管水平、企业责任、联合共治三提高。

(十一)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监管。不断加强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事中事后监管,统筹运用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监督检查等手段措施,夯实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十二)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认真做好基本药物安全保障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抽验,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协助市药监局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预警、报告和评价体系。结合发展现状与需求,多措并举积极推动药品管理工作上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监管干部能力。实施药品零售企业量化分级管理,开展放心药店评定。建立A级(放心药店)激励机制,带动提升全区药品零售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对C级药店实施严格监管,D级及无等级的药店实施重点监管,增加检查频次,并作为药品抽验和专项检查的重点对象。强化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日常监管、风险防控、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力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

三、坚持最严厉的处罚,健全完善强化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查办体系

(一)完善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区、乡镇(街道)两级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执法机构建设,强化区级执法队伍飞行检查、大案查办、指导督查等职能,加强区级执法队伍区域管理、基层协调、案件查办等能力建设。发挥乡镇(街道)农业工作机构和市场监管所隐患排查、问题发现和快速处置等作用。加强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监管执法联动。完善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制度。完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工作标准化体系,有效规范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各领域各环节工作,提高执法效能和执法安全。

(二)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坚持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执法重心下移,重点加强基层监管人员配置,新招录人员原则上优先充实到监管一线,有效补充基层执法力量,确保基层监管有职责、有人员、有岗位、有措施,全面落实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职责。规范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程序和相关执法文书使用,规范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严格处罚到人。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加强政务网站、微博、微信等政务媒体建设,依法主动公开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企业信用等各类信息,做到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

(三)加强违法犯罪打击。强化公安机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专业侦查队伍,持续深入开展昆仑行动,多警种协调联动、多手段同步侦查,高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将食品安全信息的搜集、流转纳入基层派出所日常工作,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供侦查部门及时研判,掌握工作的主动性,为深入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大幅提高违法成本,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进行严厉处罚。

(四)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动联合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制度落实,畅通行刑衔接工作各个环节,建立立体化工作体系,深化部门间高质量合作。进一步明确规范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之间案件移送、线索通报、联合查办、涉案物品处置、信息共享和联合发布等工作机制,强化食品违法案件中涉及行政拘留的衔接机制,完善对涉嫌食品违法犯罪案件的司法鉴定和检验认定工作制度,规范涉案物品抽样、委托检验、鉴定评估等工作程序。移送公安机关的案件同时抄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强化立案监督工作,发现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未移送的,及时制发《建议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函》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加大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工作力度,确保实现监督一案、影响一片的监督效果。加强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探索开展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工作。依托市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推动落实违法犯罪人员行业禁入。

(五)强化信用监管建设。深入组织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食品生产领域诚信建设,加强对食品生产领域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完善信用承诺制度,全面归集食品生产领域市场主体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做好信用记录,建立食品生产领域市场主体信用档案,落实天津市食品生产领域信用评价标准和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建立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及时通过信用网站、门户网站等媒体公布,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

四、坚持最严肃的问责,着力构建现代化食品安全工作治理体系

(一)深入落实党政同责按照《中共天津市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的通知》提出的改革任务和工作要求,结合静海实际研究制定十四五期间具体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表、任务图。健全完善党委常委会食品安全相关工作清单,依法依规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和《中共静海区委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措施》提出的工作措施和清单分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调研或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突出问题,协调各方重视支持食品安全工作,推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保障执法办案、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刑事检验认证、宣传教育等工作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在全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食品安全作为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将党政领导干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情况纳入党委巡视巡察工作安排。各级党委和政府将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纳入跟踪督办内容,将食品安全跟踪督办、履职检查、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考核、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有关规定,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强化区、乡街镇两级食药安委及其办公室组织制度建设,明确主要职责、议事规则、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分析研判和统筹指导,研究部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重大政策措施,每年发布全区《食品安全白皮书》。区食药安委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推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同级食安办主任,强化综合治理、协调指导、考核问责、应急管理等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教育、公安、海关等食安办副主任单位作用,强化对高风险领域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综合执法、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健全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信息通报、形势会商、风险交流、协调联动等制度。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静海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压实监管责任,加强全链条、全流程监管,严防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三)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优化事权划分,全面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强化执法力量和装备配备,确保有足够资源履行监管职责。市场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要以食品安全为首要职责,执法力量向一线倾斜。农业综合执法要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点任务。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落实重大安全检查联合督办制度。

(四)严格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对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不力、履行职责不力、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伤害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监管工作中失职失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参与、包庇、放纵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弄虚作假、干扰责任调查,帮助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依法从重追究法律责任。

五、坚持产管并重,建立完善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体系

(一)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确保生产经营过程持续合规,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人员的法规知识抽查考核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风险高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要率先建立和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生产行为,重点确保产品功能声称真实。

(二)加强生产经营过程控制。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对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情况、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评价。对生产经营条件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报告属地监管部门。要主动监测其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对存在隐患的,要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食品生产企业自查风险报告率要达到100%

(三)健全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积极利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肉菜等重要产品追溯平台、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生产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体系、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追溯平台间互联互通,实现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与政府部门监管平台、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的对接,接受政府监督,确保追溯体系记录真实完整,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四)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挥保险的他律作用和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推进学校食堂、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建筑工地等高风险点位,肉蛋奶和白酒生产企业、集体用餐单位、农村集体聚餐、大宗食品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和配餐单位等重点企业,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要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五)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推动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支持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优质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辐射面和覆盖面。全区设施蔬菜基地、果品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和露地菜规模化集中产区、规模化畜禽和水产品养殖基地全部建成放心农产品基地,大宗农产品100%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鼓励食品企业走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一批放心食品品牌,培育一批优势食品企业,提高静海食品行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企业技术指导,帮扶食品产业聚集区良性发展,助力独流老醋、王口炒货、台头西瓜、陈官屯酱菜等为代表的静海优势食品品牌做大做强,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安全水平双提升。加强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督促指导电商平台加大食品安全投入,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保障生鲜产品流通环节质量安全。

(六)实施典型示范引领。积极参与共建京津冀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深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持续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建设餐饮服务聚集街、示范街,加强放心菜基地、放心肉鸡养殖基地、放心猪肉基地、放心水产品基地、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等放心食品工程建设,示范引领全区食品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六、坚持技术提升,健全全方位食品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体系

(一)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区、乡街镇两级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和能力提升,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社会检测力量作用,打造完善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建设完善乡镇、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点,进一步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全面规范集中交易市场快检室建设,发展社会检验力量,加强对公益性技术机构的项目支持。持续推进区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提升,实施区级风险监测实验室改造提升工程,加强区疾控机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提升未知化学物质非靶向筛查和食源性致病菌深度检测能力。

(二)完善抽检监测机制。强化食品安全抽检分级管理,加强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数据报送和结果运用。推动抽检样品覆盖全区和主要食品品种,2025年区级抽检总量达到8批次/千人。完善农贸批发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建设。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完善抽检监测信息通报机制,依法及时公开抽检信息,加强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控制产品风险。

(三)加强舆情管控和应急处置。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公开完整监管信息。建立健全重大舆情收集、分析研判、要情通报和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加强对涉食品安全新闻内容和导向管理,及时清理食品安全谣言。健全区、乡街镇两级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及时修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调查、处置、报告、信息发布工作程序,完善食品安全事件预警监测、组织指挥、应急保障、信息报告制度,提升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医疗救治能力。每年组织1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七、坚持科学监管,建立完善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和人才支撑体系

(一)加强信息化和科技能力建设。围绕智慧监管和科学治理两个核心理念,倡导和推行集监管部门+经营主体+消费者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模式。做到监管人员防控和科技防控相结合,及时发现并处置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支持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突破食品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二)加强职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加强食品安全检查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以岗位职责为考核依据,以业绩贡献为评价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和监管效能。推进复合型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骨干队伍,保持队伍稳定性,培养一支既懂食品安全专业监管又能熟悉掌握公共安全、政策研究、数据分析、应急处置等领域的复合型监管人才队伍。

八、坚持共建共享,构建严密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

(一)强化普法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持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食品药品安全五进等宣传活动,打造服务民生进社区服务经济进企业食品检测实验室开放日等品牌活动。强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力度,在中小学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与营养教育,提升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素养,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合理膳食,提倡减盐、减油、减糖

(二)提升舆论影响力。构建常态发布、集中活动、风险交流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充分利用区两台一报两微一网等媒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指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升级打造食安静海微信公众号,不断拓宽和丰富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和风险交流形式和载体,推动更多利益相关方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合理引导公众预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鼓励社会监督。通过走进直播间网络问政食品安全大家行等多种形式,支持鼓励社会公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行业协会代表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使群众对我区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到80%以上。依法公开行政监管和处罚标准、依据、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及时公开各监管部门投诉举报途径,按照《静海区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有关政策,鼓励群众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兑现奖金。鼓励食品行业协会建立行规行约和奖惩机制,强化行业自律。鼓励新闻媒体客观真实公正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开展食品安全舆论监督。

(四)加强社会协管力量。按照常住人口每万人不少于1人的比例成立专职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由区政府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筹使用,协管员报酬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具体数额另行规定。根据工作需要补充基层市场监管所食品安全协管力量。

(五)开展十大攻坚行动。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实施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优质粮食工程、进口食品国门守护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治理、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治理提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专项行动,5年时间全面提升我区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第四章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实际监管需求出发,开展制度建设的战略性、前瞻性思考和谋划。紧扣食品药品安全主题,重点研究和解决当前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强化对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规划落实责任制,对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按照职责分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倒排时间,有序实施。

二、加强经费保障。要依法依规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经费投入机制,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强经费预算和使用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健全完善信息通报、工作会商、风险交流、协调联动等制度,强化乡镇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区、乡镇两级食药安委及其办公室的作用,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成员单位落实规划实施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实施合力。

四、严格考核评估。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估,适时对规划的执行情况开展检查、评估和督查,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将规划执行情况纳入年度对各乡镇、各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绩效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