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静海区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静海区政策文件  >  区政府
名    称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静海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11个专项规划的通知(5.教育篇)
索   引  号 :
11120223000200715W/2021-00171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津静海政发〔2021〕15号
主    题 :
教育\基础教育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天津市静海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

规划等11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静海区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医疗保障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社会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综合交通运输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已经2021915日区政府第1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211129



天津市静海区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区委关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加快静海教育现代化,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根据《天津市静海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结合静海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区被认定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教育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天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1政治站位更加突出。区委、区政府坚持做到三个优先三个纳入,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把教育工作纳入区、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对乡镇和委办局考核指标,纳入区绩效考核重点督查督办项目。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区委、区政府每年都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区人大、区政协定期组织代表委员监督视察教育工作。教育系统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整治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2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十三五期间,政府对教育财政投入平均每年达到20亿元以上。圆满完成学前教育两年行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提升、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工程。新建区第六中学、模范中学、第六幼儿园等6所直属学校幼儿园,扩建区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12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8所中小学幼儿园消防设施改造工程、207所学校燃煤锅炉改造工程、132所学校直饮水设备安装工程。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208所幼儿园三级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38所学校运动场向社会开放工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北师大静海附校、翔宇力仁学校投入使用,天津市实验中学与区教育局签订教育合作协议,教育公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3队伍素质更加全面。整合组建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区教育保障中心,完成教育系统非教学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体党员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落实两个维护,自觉听党话、跟党走,122名骨干教师加入党组织。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区累计评定正、副高级教师471人,新招录教师95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3%35人次在国家级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人获宋庆龄幼儿教育奖,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被授予全国中小学领航工程名师。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随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了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落实了原代课教师经济待遇。小学幼儿园合同制教师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区教师队伍结构和能力素质不断优化。

4疫情防控更加有力。成立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坚持乡镇部门联防联控,各学校、幼儿园规范做到七个统一、八个到位、五个一律。精准做好师生健康信息筛查、统计分析、防疫物资储备等工作,妥善做好应急处置。落实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要求,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强化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严格组考环节防疫措施,教育系统实现了零疫情零感染。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刊发工作简报三期,市教委在全市推广我区学生就餐红绿码等经验做法。我区高考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做法被《中国教育报》刊发。

5质量效益更加凸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知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做文明好学生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年精心组织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节、科技节和体育节。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师生安全教育、学校三防建设进一步加强。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天津市高中学校现代化和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建设。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高考本科上线率不断提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当前静海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短板:一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实。城区重点乡镇和农村人口两增一减、三孩全面放开、随迁子女流动、规范高中学籍管理等对学位资源产生新需求,教育布局仍需进一步完善优化;教师数量总量不足、乡镇中心园、村办幼儿园师资编制未解决,中小学教学辅助人员配备不足。二是教育服务人民群众需求水平还不够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优质品牌学校数量少、覆盖面小,优质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引进域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三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教育理念创新不够,静海教育的特色还不够鲜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还不够完善,教育评价导向还不够科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等体制机制障碍还需有效化解。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从全市看,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以创新为导向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新格局,实现城市定位,为天津区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从全区看,当前静海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静海、活力静海、绿色静海、健康静海、平安静海、幸福静海,开启十四五全面发展的新征程,对全区教育结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大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教育体系,着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教育质量,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增强服务能力,努力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进现代、活力、绿色、健康、平安、幸福六个静海建设做出教育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优先发展原则。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需要,为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3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4坚持促进公平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

5坚持改革创新原则。立足教育实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育交流合作,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解决发展难题,激发教育活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6坚持依法治教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切实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广大师生合法权益,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到2025年,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特色发展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多元发展继续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着力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建成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区奠定坚实基础。到2035年,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建成质量一流、公平普惠、优势突出、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区,为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具有强劲实力、独特魅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三、任务举措

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深刻变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办好具有静海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化教育。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到2025年,教育系统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显著增强,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1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顶层设计,抓好工作落地。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紧扣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打造有效载体,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夯实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的制度基础。加强民办学校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探索党建工作创新举措和招法。健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养和选任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严的主基调,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强化党委管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化党建领航工程建设,突出培育成果,强化示范引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加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教育培训。

4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党组织书记负责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会商研判。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定期报告通报制度。规范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度,强化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教育宣传工作机制,精心设置正面议题,讲好静海教育故事,强化舆论引导。落实天津市教材建设规划,强化教材选用、审核、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统战工作。

(二)协调各类教育发展,增强教育综合实力

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严格执行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城区公办幼儿园,支持民办托幼点提升为民办园,减少民办托幼点数量。完善公办园和民办园、城乡幼儿园一体化帮扶机制。深化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科学衔接,杜绝小学化倾向。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强化直属幼儿园优质内涵发展,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做好公办园等级提升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级认定。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索优质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落实《静海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规范》。落实国家双减工作要求,成立区级工作专班,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着力推动课后服务升级,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引导、规范和全面监管。加强特殊教育,做好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等工作。2022年,我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促进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紧紧围绕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主线,统筹推进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切实提升育人水平。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和人格品质的塑造,实施对学生职业体验和生涯规划的指导,协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培养途径,与驻静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建立有效的常态合作机制。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支持第一中学、第六中学建成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特色突出的品牌高中。

促进职业教育务实创新发展。加强区成职教中心专业建设,不断拓展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推进普职融通。深化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职业院校交流合作。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支持区成职教中心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实施1+X(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证书制度试点,服务学生成长和高质量就业。

促进继续教育实用多元发展。拓展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育功能,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掘培养各类学习典型。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区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完善以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为主体的社区教育体系。办好区老年大学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老年学校,推动全区老年教育提质增量。

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依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严格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确保严格依法依规办学,规范招生入学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三)努力提升队伍素质,打造教育人才高地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位,引导广大教师做“四有”好教师,培育树立良好师德风尚。建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激励、监管、奖惩机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加大对有偿家教、以教谋私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专栏1 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严格执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厉打击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失范行为。强化师德考评,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师德档案。健全教师荣誉制度,组织参加津门师德巡讲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

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统筹规划和实施各类教师培训。完成第六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实施骨干教师“十百千”培养工程,保证每百名中小学生至少拥有1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科领航教师培养工程等培训项目。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办好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开展校长园长、骨干教师和青年班主任论坛,办好全区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实施教研支撑计划,实行教研员准入制度,推动教研员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调查研究。

专栏2 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天津市未来教育家行动计划特级教师训练营计划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计划和第二期追求卓越幼教师资培训工程等项目,着力培养政治过硬的教育家型名师、名校(园)长。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完善区、校教师培训体系,强化校本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加强校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持续推进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人员能力素质。

不断促进队伍科学管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合理增加教师编制,每年满编招聘新教师。实行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扩大学校教师自主招聘权限和数量,解决城区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按标准配足配齐幼儿园保教人员,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和保教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合同制教师管理,建立合同制教师退出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评审办法和岗位聘用办法。落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编制标准和岗位津贴标准。优化音体美劳教师队伍配备。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加强年轻后备干部培养。推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跨校兼课制度。

专栏3 教师关爱工程

关心关爱广大教师,努力改善教师工作生活环境,切实为广大教师排忧解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让教师安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发挥各级教育工会作用,鼓励学校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和技能培训。加强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政策衔接和跟踪评价,优先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收入。落实教师教育惩戒权,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推进德育改革创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提升三全育人工作成效。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课堂建设机制。深化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促进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

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和情境教学。全面完善落实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开好基础性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上好实验课,落实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拓展性课程。创新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工作机制,建立专职教研员蹲点调研、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做好国家、市、区级课题立项研究工作,加快优秀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

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开展健康素养提升行动、阳光体育推进行动、卫生健康促进行动,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办好中小学体育节和足球、篮球等系列比赛,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创建一批国家级校园足球篮球特色学校或幼儿园。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开展全覆盖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方案,推进学生视力健康教育、视力健康综合干预等系列项目。健全完善常态化的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做好常见病、流行病的预防工作。

专栏4 学校体育固本行动

实施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补齐体育师资、场馆、器材等短板,开齐开足体育课。科学安排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名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实现阳光体育运动全覆盖,学生体质优良率达到50%。扎实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全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控制在48.5%以内。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推进项目,创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50所。到2025年,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5%以上。

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国家课程计划,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发挥区少年宫及2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14所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引领作用,推广戏曲、曲艺、书法、篆刻、剪纸、诗词、手工制作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使每位学生学会1—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示范作用,创建一批传统美育特色学校。举办经典诵读、书写书法、诗文创作等宣传展示和竞赛活动。高水平办好每年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节。

专栏5 学校美育提升行动

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发挥区少年宫及2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14所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引领作用,推广戏曲、曲艺、书法、篆刻、剪纸、诗词、手工制作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使每位学生学会1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局面。高水平办好每年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节。将中小学校美育课程开课率、美育师资配备等纳入对学校发展性督导。

实施劳动育人工程。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根据各学段特点,开齐开足上好中小学劳动课程,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全面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每所学校至少建设1间劳动教室,中职学校至少建设1个校内劳动教育工坊,确保各中小学生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实践。开展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争创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区。完善区、乡镇、学校实践基地网络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各学科劳动教育内容,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劳动教育评价落实落地。

促进家校共建共育。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加强家校衔接沟通,鼓励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相关制度决策和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青少年工作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畅通教育网格服务教育民情反映渠道,充分听取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加大中小学生中午配餐学校数量,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社会能力。

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到2025年,基本建成一网五平台教育信息化新体系,实现无线覆盖率100%。启动三级架构模式的数字校园建设。深化三通两平台资源应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关系,支持学校开展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支持学校利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个性化教学评价系统。推进资源配置智能化、教学管理智能化、学校服务智能化。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提升各类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发挥静海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落户静海。充分发挥北师大附校、翔宇力仁学校、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静海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辐射示范作用,整体提升静海教育实力。主动对接服务雄安新区,落实津冀1+5教育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与河北省黄骅、霸州、青县、文安、大城五市县在学校管理、师资培养、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学生活动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做好甘肃镇原扶贫协作、西藏卡若对口支援工作,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要求。做好对口支援干部教师选派和管理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夯实发展基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政府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完善财政投入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重点领域倾斜机制。完善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强化常态化风险防控,控制资金流,监督程序运行。规范重大基建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

(二)坚持依法治理。落实《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配齐配强专兼职安全管理干部和专职保安员。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努力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落实《天津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防范校园欺凌行为。强化学生安全教育,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进一步规范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政府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结合职能,落实规划任务。区人大、政协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打造教育发展合力。

(三)加强监督评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整体方案》要求,完善督导评价制度和督学责任区工作机制,加强督学责任区和督导队伍建设,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完善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对本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发布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及时总结规划实施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将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实施评估的重要依据。

五、重点项目

(一)实施学校思政创新工程。从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亲和力、感染力和实际成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学校讲思政课制度,完善思政课教师网上集体备课机制。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跨学段共建,打造贯穿各学段各学科的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学实践平台。成立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中心,培育一批市级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和德育示范案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阳光行动,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人员和场地建设,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的心理干预,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诚信教育。

(二)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完善城区及重点乡镇园区学校规划建设,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新建区第十四小学、第十五小学、第十二幼儿园等中小学幼儿园。深入推进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组建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推进实验小学等集团化办学试点,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加快引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新建天津外国语大学静海外国语学校,推动子牙新城中学、大邱庄镇初级中学建设。继续实施中小学C级校舍改造工程。结合城区、园区、农村生源两增一减实际,探索校车接送学生模式,逐步撤并小规模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