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静海区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静海区政策文件  >  区政府
名    称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静海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十四五”规划等9个专项规划的通知(5.健康产业园篇)
索   引  号 :
11120223000200715W/2022-00080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津静海政发〔2022〕11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其他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天津市静海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十四五

规划等9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静海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装配式建筑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十四五规划》、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静海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静海区中旺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1123日区政府第1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223





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十四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健康产业,强化创新要素集聚、高端生产制造、健康生活示范,引进培育优质企业,创新国际化医疗康养机构合作模式,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引领京津冀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健康产业创新、健康生活先行、国际合作示范打造面向全生命周期、全人类群体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时代生态之城、健康之城、理想之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二)遵循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坚持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坚持合作共赢。深入开展国际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塑造对内协同合作、对外开放发展的工作局面。

——坚持产城融合。突出示范引领,坚持产业先导、职住平衡,促进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探索现代化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和健康生活示范区。

——坚持改革先行。发挥示范区平台优势,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探索,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经济合作模式、法治化营商环境和现代化治理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发展目标

1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2025力争实现十百千万目标: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济保持高速健康发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亿元,税收突破十亿元;高水平对外合作取得新突破,初步建成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产业体系,相关联的产业规模达到百亿级,现代化生态智慧型示范区基本建成,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额达到三百五十亿元加快创新要素聚集,累计实现新增市场主体千家,新增就业岗位超万个。

2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合作示范区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全球化视野,着眼全球产业竞争和开放创新大趋势,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科学把握国家级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新机遇,建成创新能力强、产业聚集度高的健康产业创新区,健康服务智慧化、人性化、均等化、多元化的健康生活先行区,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对外交流体系完备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到二〇三五年建成初具规模的功能集聚、生态优先、时空通达、配套完善引领京津冀健康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示范区

二、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源头创新能力,抢抓国家优化创新布局机遇,引入国字号大院大所和国家级顶尖科创机构,加快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建设。推动神农谷项目建设,加快现代中药创新中心落地揭牌,发挥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创新作用,构建中西医双航母创新集群加速科技研发转化,以驻区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强化产教融合,构建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共同体,提升科研机构的技术溢出效果。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支持优势企业,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技术研发,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新型康复类器材和仪器设备、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在示范区的首试应用,打造大健康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区。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围绕培育壮大健康产业,以医教片区、创新片区为创新载体,打造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园、研发聚集区。依托驻区院校等科研资源,促进多学科协同发展,加快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建设,聚集国内外中医药人才、产业和项目,着力推进现代中药研发、特色中医医疗、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服务贸易等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积极培育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主的现代新兴服务业,扶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健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积极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和创业孵化团队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充分发挥合作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智库作用,为健康产业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全面优化人才生活工作环境,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和商业综合体。加速创新创业资本集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

)加快构筑全生命周期、全人类群体的健康产业体系

立足示范区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对标日本等健康产业发达国家科技前沿,以健康农业、健康制造业、健康服务业三大产业融合为引领,坚持健康产业与健康事业并举,基于在医疗、教育、体育、康养产业领域的优势,重点发展独立医学检测、健康科研转化、特色体育经济等特色产业,形成面向全生命周期、全人类群体的健康产业全产业链。提供中医、西医、体医三医融合的健康服务,建设零碳零疫的双零健康智慧生活社区,构筑健康产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理念、健康习惯融合发展的新型国际化都市示范区,打造生命、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的人产城融合发展的健康策源地,形成高水平国际创新型健康模式、健康品牌的输出地。

)深化改革开放新局面,构建新发展格局

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融合发展。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承载地立足合作示范区现有健康资源,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借鉴天津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借助创新政策,提升区域产业吸引力全面加强地区联动,打通团泊新城东西区产业布局壁垒,形成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联动高新产业园、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核心三基地的发展格局。

全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开放发展。全方位推进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驻区高校、机构与日本大学间深化教学和科研合作依托天津中医药大学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教育培训基地,深化与日本在针灸推拿、太极养生、中药护理等方面的健康培训项目合作。深入推进多层次的健康养生教育、咨询等交流活动,探索交流促产业的发展路径。

加强政策研究,建设改革试验高地。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市相关部门支持,在医疗器械使用方面先行先试;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出台合作示范区人才引育相关政策,在人才引进、资金往来、奖励保障等方面给予便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创新示范区。对标对表上海、深圳先进经验和做法,争取在健康产业政策上先行先试。树立团泊新城一盘棋的管理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统筹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做好做优做实法定机构改革,改革开放创新的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力度再加大,改革开放创新环境再优化,打造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机构改革,发挥好法定机构+平台公司管理机制的作用。

)全方位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生态智慧示范区

构建功能集聚,协调发展的空间新格局。以合作示范区核心区为服务与研发核心,带动团泊新城地区,辐射联动高新产业园、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核心三基地的发展格局。示范区整体布局按照四片区的空间布局,打造国家级国际化健康产业示范区。

建成时空通达、开放发展的交通体系。打造多元复合的交通出行方式,加快建设津静郊铁路;加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构建四横四纵的主干路网满足患者就医、大型赛事举办的交通出行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享发展的智慧园区。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建设不同类型的人才公寓,为园区职工、创业人才提供租房安居保障,促进职住平衡;合理规划配套居住区,打造健康生活示范标准。全面推进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水、电、气、热等资源的保障水平;统筹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加强智能互联基础建设,统筹部署公用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导入主动健康理念,建设健康园区。依托基本农田空间平台,培育打造主动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健康主题田园综合体、京津冀主动健康大学,打造国家级主动健康生活先行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融合防、诊、治、康、护、养的新型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以及融合健康膳食、健身促进健康、健康心理、健康环境、健康文化的主动健康干预服务。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优先的绿色园区

打造水城共生、蓝绿交织的生态体系。顺应现状水系脉络,连通14条现状沟渠,形成约1平方公里水域,贯通约63公里连续滨水岸线,优化滨水空间功能,形成高低错落、灵动舒展的滨水界面,生态岸线达90%以上连通内部水系,增强雨水调蓄能力,打造海绵城市实现蓝绿交织,蓝绿空间占比42%人均绿地面积接近雄安标准。

建设绿色低碳园区。发展绿色能源,打造绿色智能交通系统,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低碳社区建设,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理念,引导居民形成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的新风尚。采用EOD模式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通过以湿地提升改造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实现生态环境及城市环境的整体提升,构建生态产业化体系。

)强化要素支撑,提升发展活力和发展效能

科学安排土地出让计划,强化项目土地要素支撑。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健全土地综合利用评估机制,提高项目单位投资强度。根据示范区发展需要和土地市场情况,有序推进落实土地出让计划,十四五期间计划征转、出让地块共计62宗,总面积约4242亩;力争十四五中期完成土地征转、出让2600保障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强化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建立健全政企合作投融资模式,分批发布实施重大政企合作项目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国内商业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各类投资基金,参与投资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产业带动性强、税收高的项目顺利实施。从产业带动性、税收贡献、产业创新性等方面综合确定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建立精干、高效、专业化的服务型招商管理队伍,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内外配合、相互协调、全民参与的招商引资格局,确保招大引强取得新成效推动产业税收比重稳中有进增长

加强税收管理,实现园区开源节流。拓展增收方式,从企业发展到交易平台建设,在优质企业导入、关键税源征收、交易平台建设、培养纳税企业等重要环节增加项目收入,确保增收目标顺利实现,为合作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实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产城融合发展,统筹安排滚动开发计划。科学规划产城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重点加快推进示范区产业功能专业化、城市功能复合化建设项目,探索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科学制定产业项目和城市发展项目滚动开发计划,以产业功能聚人,以城市功能留人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体事业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加强全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合作示范区发展的各个领域。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健康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萨马兰奇纪念馆等场馆设施建设,积极打造静海文化新地标。以主动健康理念为导向重塑健康生态系统,打造主动健康生活先行区,倡导健康文化。举办大健康产业领域论坛、会议,提升健康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和体育人才基地建设,推进冰雪运动、排球特色学校建设,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依托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环团泊湖国际体育圈。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俱乐部和专门体育机构合作,开展国际标准职业化培训和青少年培训,积极打造国际化赛事承办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建设平安园区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严防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错误思潮;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完善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及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综合监测预警机制,强化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普及力度,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法治意识。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实现日常监管与动态监管相结合,全面提升食品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推进园区法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法治园区建设的基础工程,落实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制度让法治成为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坚持健康人才培育,推进园区持续发展

推动高校建设,促进产教融合。强化产教融合,构建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共同体。推进天津中医药大学三期建设,推动天津中医药大学与中医药生产龙头企业共建中医药研究转化机构,加快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完善天津体育学院三期项目,建设协和天津校区。

加快发展国际健康职业技能教育。鼓励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与京津优质医疗机构、日本康复护理培训资源、社会资本合作开办康复护理职业培训学校;依托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育和引进体育培训机构,加强体育人才基地建设

三、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

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保持严的主基调,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实施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日国家合作机制,借助驻区高校、企业、平台对日合作机制,加快对日合作项目落地建设。成立决策咨询机构,辅助管委会科学决策。管委会统一组织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强化规划实施过程控制,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分工、监督检查的工作落实机制。

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与国家、市、区行业部门相关规划紧密衔接。强化规划作为制定各专项规划依据的重要地位,建立以规划为统领,各专项规划融合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解读,使规划目标成为示范区上下的共同奋斗目标,全面提升各部门、平台公司、驻区单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规划共同推进的合力。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引导作用,加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保障工程的推进力度,强化对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着力构建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组织实施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项目建设崭新局面。

抓好监测评估。加强规划规划宣传和展示工作,及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拓展与驻区企业、高校等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反馈途径,对规划实施进行有效监督,鼓励为规划实施建言献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