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静海区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静海区政策文件  >  应急局
名    称 :
关于开展热镀锌企业与危化企业 职业危害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
111202231120223MB18035934/2020-00014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静海区应急管理局
发 文 字 号 :
静安办字[2016]22号
主    题 :
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

为了控制、减少和消除热镀锌企业及危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职业病危害,落实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改善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治理范围:全区范围内采用热镀锌工艺生产的企业和危化生产经营企业。

二、工作目标:职业危害监督检查覆盖率100%,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确认率100%,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与告知率100%,职业危害防护与控制措施采取率100%,职业健康监护完整率100%

三、治理要求:通过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和辨识,企业能够辨识识别出本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知道其产生的途径和控制的措施,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危害告知系统、日常监测与评估制度和教育培训体系;通过专项治理,确定相对应的职业危害因素清单,确认日常监管的内容并实现在线监控。

四、实施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摸底调查阶段,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确认阶段,隐患整改治理阶段。

第一阶段:摸底调查阶段(20167月底至20168月中旬)

各乡镇、园区对本辖区内热镀锌企业和危化企业开展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确保无遗漏,摸底调查情况填写《静海区热镀锌企业及危化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摸底调查表》(附件1),于820日前报区安监局职防科。

第二阶段:职业危害因素辨识确认阶段(20168月下旬至201611月底)

各生产经营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通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识别出本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同时各生产经营单位针对本企业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确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开展有效整改。

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和辨识情况填写《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表(自查)》(附件2),并于1130日前报区安监局职防科。

第三阶段:隐患整改治理阶段(201612月份)

依据企业报送的自查表及已辨识确认职业危害因素,区安监局对各生产经营单位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园区要充分认识做好热镀锌企业和危化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次专项治理为契机,全面拓展本辖区内职业病防治工作。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抓好落实。各安监办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步安排、同步开展、同步推进,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并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本次专项治理工作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纳入年终对各乡镇、园区的考核内容。

2、强化自查自改,落实整改措施。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主体责任,认真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确认和自查工作,对自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对于短时间内无法整改的隐患,要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责任人和预期效果。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每年年初,要提取职业病防治专项费用,用于隐患整改及相关工作。要注重发挥专家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能,通过委托服务的形式,不断提高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

3、强化执法检查,落实监管职责。区安监局将与各乡镇、园区联合,并聘请相关专家,对各生产经营单位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一般隐患将督促企业立即进行整改,对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将提请区政府挂牌督办,并予以行政处罚。对发现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不到位的企业将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提请区政府予以关闭取缔。

相关解释:

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满足4个条件:

1)存在高毒物质、高危粉尘的作业岗位与接触人员;

2)可能造成急性危害的作业岗位及接触人员;

3)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标的岗位及接触人员;

4)危害因素长期处于低浓度状态,但工人长期接触的作业岗位及操作人员。

附件1:静海区热镀锌企业及危化企业职业危害专项治理摸底调查表

附件2: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表(自查)

附件3: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汇总表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九日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