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静海区城市管理委员会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
来源: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1-17 15:24


    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度,区城市管理委按照市城市管理委和区司法局行政执法工作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工作职责,严格规范执法程序,扎实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有效推动城市治理提标增效。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24年度行政执法重点工作举措及取得成效

(一)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为基准,制定落实“三项制度”执行方案,围绕行政处罚、执法检查两类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域行政执法范围、标准、程序,使用统一执法文书,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任务,确保公开信息、保全证据、程序规范,促进执法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2024年,公示行政执法案件共计96件,无一遗漏;配备执法记录仪18部,要求执法人员执法全过程佩戴,确保执法情况全过程记录;强化重大行政执法行为监督,促进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定《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委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成立城市管理委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委员会,2024年以来,审核一般案件17宗,审核未出现差案、错案、舆情案。

(二)重点执法任务完成情况

1.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开展“八乱”治理专项行动。制定了《2024年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计划》,细化任务分解,明确工作目标,突出整治重点,推动城市治理提标增效。聚力提升建区域内29条主次干道执法管理,通过统筹协调调度,指导联合街镇通力协作共同攻坚,对东安道、春曦道北段等重点道路、重点区域持续进行拉网式清整,协调公安、交通、市场、属地共同开展占路经营、背街里巷、非法占用停车位、乱倒垃圾、占绿毁绿等专项治理行动,有效提升市容环境质量。通过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说服教育与行政处罚、疏堵结合与源头治理相结合等措施,有效推动城市治理提标增效

2.强化京津冀执法协作,提升跨区域执法效能。我委组织台头镇、中旺镇、独流镇等7个乡镇,赴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及其所辖6个毗邻市县青县住建局、黄骅市城管局等地进行对接交流,召开执法协作学习交流暨框架协议签订会议,逐级签订《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框架协议》。建立执法协作日常联络机制,强化案件查处协作和重大活动保障协作,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的执法协作机制。制定《静沧 静廊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消隐2024”联合打击“黑气瓶”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针对非法经营燃气的“黑窝点”、非法充装和销售“黑气瓶”以及对外省市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在静海区非法销售瓶装液化石油气、气瓶相互倒灌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坚决筑牢燃气安全防线,保障燃气用气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执法方式创新情况

区城市管理委在执法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要求,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

(四)安全生产领域执法情况

加强燃气安全排查,筑牢燃气安全屏障。持续加强城镇燃气管理,防止和减少燃气安全事故,不断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以城镇燃气冬季“百日行动”、燃气用户户内设施“6个100%”改造督导检查、出租户“六个百分百”提升改造、各夜市沿街商铺燃气安全检查等燃气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稳步推进燃气检查工作常态化,共计检查燃气企业36家次,检查商铺965家次,排查发现106个隐患,已经完成整改106个隐患,立案处罚26起,罚款22.18万元。

(五)规范非现场执法整体情况

区城市管理委未设置(建设)执法类电子技术监控设备,2024年没有新增执法类电子技术监控设备。

(六)落实执法行为规范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静海区规范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人员培训。把学习贯彻、落实实施《行政处罚法》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来抓,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宣传重点内容,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听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讲课、部门内业务骨干领学、集体学习、研讨会、培训班、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学习,抓实领导干部、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处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完成全体公务员、参公人员网上学法报名、学习。2024年,共组织执法人员、协管人员学习培训22次,588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行政执法理念有待加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不够深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二)宣传教育实效有待提高对法治的宣传偏向普及法律法规等条文,对全面工作的法治梳理和法治思维的培养不足

(三)法治建设长效机制不健全应对性完成任务多,推动法治建设系统性措施不足创新行政执法招式不多。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执法质量

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专题授课制度等,突出领导干部的带头和表率作用。组织好领导干部法治培训,大法规知识普及力度,提升行业法规社会知晓率,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做好日常规定动作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布置下一步培训计划,补短板、保强项;明确任务清单,落实责任,逐项推动;重点抓实对领导干部的学习宣传、党委中心组学习同时拓展宣传教育范围推动业务部门更深入地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不但要学法治知识,更要将知识转变成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规范法治建设,提升执法效能

抓好依法行政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分清职责、定期督查、严格落实。加强法治保障,严格法律审核规范行政行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根据市、区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的新要求,专人负责,严把法律审核和备案关;在对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重大行政决策进行法律审核时,重点分析提示法律风险,逐步培养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能力,进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设,落实长效管控

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推动机制,抓系统、系统抓在城市管理领域普遍建立覆盖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公用事业、行政执法领域的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城市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全覆盖,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监督、依法执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