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委员会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3-21 17:13


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委员会2024年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以来,区城市管理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委依法治区办的精心指导下,将法治政府建设深度融入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的引领、规范、推动和保障作用,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能力。现将2024年度区城市管理委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健全完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落实《天津市城市管理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细则》。依托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双随机系统,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定单部门抽查计划4项(城市生活废弃物、供热、户外广告设施、经营性机动车停车场监督检查),联合抽查检查1项(园林工程监督检查)。目前,5项抽查检测已全部完成系统提交、任务发布、执法人员匹配、各部门协调和组织实施检查,并通过天津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完成检查结果回填公示。不断创新行政检查方式,推行联合式抽查检查,通过优化行政检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深化八乱整治,推动城市治理提标增效。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市容环境八乱治理执法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城管执法效能。制定了《2024年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计划》,细化任务分解,明确工作目标,突出整治重点,推动城市治理提标增效。聚力提升建区域内29条主次干道执法管理,通过统筹协调调度,指导联合街镇通力协作共同攻坚,对东安道、春曦道北段等重点道路、重点区域持续进行拉网式清整,协调公安、交通、市场、属地共同开展占路经营、背街里巷、非法占用停车位、乱倒垃圾、占绿毁绿、垃圾桶退路进厅等专项治理行动,有效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加强对早晚上下班、学校放学等高峰占道经营违法行为的管控,确保城市交通顺畅、市容整洁。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整治行动62次,共出动执法人员7610人次,治理各类违法违规点位9530余处,处罚93起,罚款38.785万元。通过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说服教育与行政处罚、疏堵结合与源头治理相结合,有效推动城市治理提标增效。

3.抓实露天烧烤管控。制定下发《静海区2024年露天烧烤、马路餐桌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和《静海区露天烧烤马路餐桌专项整治告知书》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告知书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大露天烧烤整治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对城区88家烧烤商户采用延时错时执勤、日常巡查、定点蹲守、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执法模式。针对涉新疆露天烧烤,协调市特警邀请新疆驻津工作组配合开展治理,予以劝导清退。今年以来,联合区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联合统一行动23次,出动执法人员920人次车辆138辆次,查处治理露天烧烤510处次,依法暂扣烧烤工具41件,努力做到既活跃经济又保障城市环境规范干净整洁。922日起,协助朝阳街道,联合有关部门对新世纪夜市进行专项治理行动,坚持宣传教育与依法取缔相结合的方式,劝导流动商贩停止占道经营、随意摆摊行为,持续维护市容秩序,防止反弹回潮现象,市容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出动执法车辆12车次,执法人员160人次,取缔新世纪夜市摊贩56

4.推动毗邻区域执法协同发展。对接青县住建局、大城县城管局、文安县城管局,黄骅市城管局,组织毗邻街镇召开静青、静大、静文执法协作学习交流暨框架协议签订会议。通过互相学习探讨和逐级签订城市管理执法协作框架协议,推动形成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顺畅、相互支撑的执法协作格局,为下一步联合治理跨地域性、流动性的重难点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为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水平,更好的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我委与北京高文(天津)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聘请郭立钊律师担任我委法律顾问受聘律师认真履职尽责,为我委重大决策,行政执法行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审阅经济合同等,为我委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积极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为我委构筑坚定的法律屏障。

(三)健全完善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1.重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据城市管理相关法规依法处罚,并及时在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公示。截至目前,未出现行刑衔接案件。

2.监督指导各乡镇(街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强化《天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法律文书制作、违法案件咨询业务指导,违法建设、校园周边安全、治理共享单车、园林绿化治理等方面开展执法协作,取得良好效果

四)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为基准,制定落实三项制度执行方案,围绕行政处罚、执法检查两类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按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域行政执法范围、标准、程序,使用统一执法文书,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任务,确保公开信息、保全证据、程序规范,促进执法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年以来,公示案件83件,无一遗漏;为保证执法全过程记录,在原有配置16部执法记录仪基础上,新购置防爆执法记录仪2部,做好燃气安全检查保障,要求执法人员执法全过程佩戴,确保执法情况全过程记录;强化重大行政执法行为监督,促进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定《天津市静海区城市管理委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成立城市管理委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委员会,2024年以来,审核一般案件16宗,审核未出现差案、错案、舆情案。

2.依据《天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定》《天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及基准表,严格落实查处城市管理相关领域违法行为。截止目前,执法案件93件,主体适格,条款得当,处罚准确。

3.认真推动柔性执法,坚持“721”工作法,指导督促各基层执法队伍充分运用《天津市城市管理系统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材料基准表》中免于行政处罚基准,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等措施纠正违法行为,实现行政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五)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建立健全与有效应对公共安全风险挑战相匹配、覆盖突发事件应对全过程、社会广泛参与的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系。

(六)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落实《天津市行政调解规定》,规范行政调解范围和程序。贯彻落实行政复议诉讼等制度履行行政应诉工作法定职责,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认真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七)健全完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提升信访工作能力。强化内部学习培训,规范回复流程、内容,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工单办结质量、为民服务能力。多平台、多途径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对于群众举报问题,第一时间与举报人联系,第一时间到现场核查,第一时间回复。今年以来,全委办理为民服务热线转办工单1943件、智慧信访90件、矛调信访件33件、代办回复信访件174件,群众满意率98.5%

(八)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化法治政府

加强法治数字化建设,认真梳理汇总执法情况,完成天津市互联网+监督、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等信息平台执法信息录入工作,按要求完成信息平台的汇总、报表、总结等各项工作。今年以来,上传执法检查信息168条,行政处罚案件83件。

(九)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

一是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今年以来,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学习法律法规2次。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把学习贯彻、落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来抓,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宣传重点内容,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听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讲课、部门内业务骨干领学、集体学习、研讨会、培训班、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学习,抓实领导干部、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处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完成全体公务员、参公人员网上学法报名、学习。2024年以来,共组织执法人员、协管人员学习培训21次,559人次,学习88学时,测试1次,合格率100%,每人每年接受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均超过60学时。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党委书记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同时,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委年度工作计划做到与城市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不够深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二是宣传教育有待提高,对法治的宣传偏向普及法律法规等条文,对全面工作的法治梳理和法治思维的培养不足;三是法治建设长效机制不健全,应对性完成任务多,推动法治建设系统性措施不足创新行政执法招式不多。

、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突出建设重点,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

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专题授课制度等,突出领导干部的带头和表率作用。抓好依法行政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分清职责、定期督查、严格落实。加强法治保障,严格法律审核规范行政行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根据市、区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的新要求,专人负责,严把法律审核和备案关;在对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重大行政决策进行法律审核时,重点分析提示法律风险,逐步培养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能力,进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首先是做好日常规定动作: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布置下一步计划,补短板、保强项;明确任务清单,落实责任,逐项推动;重点抓实对领导干部的学习宣传、党中心组学习,同时拓展宣传教育范围;组织好领导干部法治培训,加大法规知识普及力度,提升行业法规社会知晓率,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其次是推动业务部门更深入地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不但要学法治知识,更要将知识转变成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抓好系统推动,健全依法行政法治建设的系统性

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推动机制,抓系统、系统抓。在城市管理领域普遍建立覆盖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公用事业、行政执法领域的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城市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全覆盖,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监督、依法执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