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人力社保局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法治人社建设,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较好地完成法治建设工作,现将2023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1.开展法律学习,增强法治意识。一是深学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政法工作等的重要论述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学习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信访工作条例》、安全生产法等内容6次,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二是多形式开展学习。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线上观看庭审直播,线下参加仲裁院庭审,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增强法治教育实效。主要领导面向领导干部讲专题法治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邀请法律顾问讲法治课,并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组织公职律师结合自身岗位进行专题授课,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三是积极学法用法。组织开展法律考试,修订完善个性学法清单和个性题库,编制《静海区人力社保局法律知识测试题》,通过闭卷考试方式,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能力。组织参加天津市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学法考试,全局共涉及35人,全部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组织学习《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等3个法规文件,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治知识竞赛活动,提升人社系统干部能力素质。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把法律法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等作为培训重点,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参与行政执法培训共4次,参加培训共计36人次。
2.严格规范执法,化解矛盾纠纷。一是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强化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主动排查,加强执法力度。督促项目认真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落实,指导签订规范劳动合同,切实筑牢根治欠薪的制度防线。2023年共为1272名农民工补发工资2332.3595万元,督促38家企业为39名职工补缴社会保险费342.3979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提升仲裁质效。健全调解仲裁工作机制 ,推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切实提高仲裁案件处理质量和效率,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年办结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739件,当期结案率99.5%。调解结案1960件,调解成功率80.1%,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8421.7万元。联合成立“静海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室”,及时、便捷、有效的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建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大力提升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处理效率。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组织仲裁员学习培训5次、全区调解员学习培训43人次,经过培训,共有30人考取调解员证书。三是妥善化解矛盾。坚持践行“四下基层”的工作方式,扎实开展初信初访“零转重”专项行动,把办好办实每一件初次信访事项作为信访工作的首要职责,全力减少初转重现象发生,推动矛盾及时化解。认真做好群众投诉、举报工作,依法依规实施劳动保障监察。2023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5300人次;查处违法案件46件,结案率100%;处理“为民服务热线”转办案件3259件、“智慧信访系统”转办案件98件、国务院“根治欠薪线索平台”转办线索1332件、国务院“互联网+督查”转办线31件。
3.强化监督管理,规范法治建设。一是做好执法监督。完善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压实监管责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已完成对随机21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检查,均未发现问题。二是规范程序运行。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行政执法公开公正,积极完成公职律师申报工作,我局当前共有4名公职律师。充分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的作用,为我局在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及诉讼、重要项目签约、法治政府政策执行等各个环节中遇到的法律难点、疑点提供详细的指导、解释,确保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障各项法治政策落实落地。三是推进政务公开。按照要求及时在政务公开网站对政务服务清单进行公开,对人力社保政策性文件、“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信息等按要求公开内容随时进行发布,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共发布就业、社保等方面政策文件及解读10余条、便民服务信息30余条,收到依申请公开3件,均已按时妥善回复处理。
4.履行法定职责,推进普法宣传。一是大力推进普法工作。扛牢“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开展以案释法,走进项目工地面向农民工及项目建设方等宣传法律法规,在监察执法、仲裁调解工作中,结合案情释法说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深化普法宣传效果。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制定我局工作方案,参加第10个“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咨询点,结合人力社保领域相关政策法律,宣传宪法和法治精神;参加全国普法办组织开展的宪法知识网上竞答活动,进一步深化干部职工对宪法的认识,全面提升宪法学习宣传质效。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活动,制作民法典主题宣传视频,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民法典知识竞答活动,推送《民法典》学习内容,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组建普法宣传员及志愿者队伍,制定普法工作计划,面向局机关干部职工、乡镇街道人社系统干部、群众等开展普法宣传,其中1人入选为天津市人社系统普法宣传员。二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人社政策宣传年”等工作为抓手,拓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渠道,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大邱庄镇、双塘镇、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等乡镇园区举办人社政策宣讲会,并通过招聘会、“双万双服”“三级包联”等工作深入企业,面对面向群众、企业答疑解惑,持续扩大人社各项政策知晓率与覆盖面,确保惠企政策落实落地。三是积极做好线上宣传。在公众号平台设置法治宣传专栏,利用好“静海人力社保”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法治文化宣传栏、各类线下活动等载体,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法治思想等内容,经常性刊播公益普法信息和普法活动情况,发挥权威、正向引导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宣传实效,不断深化干部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认识。
二、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区人力社保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统筹领导,着力保障法治工作落实落地。一是做好安排部署。坚持把法治建设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与人力社保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二是带头学法用法。将学法用法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年度述职内容,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调动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三是坚持依法决策。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梳理“三重一大”研究议事范围,完善党组议事规则,严格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切实做到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
三、存在不足
一是法治思维和能力有待提升。干部职工法律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二是法治宣传不够深入有效。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工作形式较为单一,对人社领域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人社政策的知晓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持续推进法治人社建设。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增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确保人力社保工作依法开展。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统筹领导力度,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落实好分管责任,抓实分管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着力为法治人社打好基础,将法治政府建设与人社业务工作相结合,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2.加大法治政府宣传力度。拓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渠道,把握关键节点,开展多种形式人社领域专题政策法规宣传活动,通过材料发放、政策解答、宣传宣讲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服务对象的普法宣传工作,提高人社法规普及度与知晓率。充分用好“静海人力社保”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显示屏等线上线下宣传途径做好法治宣传工作,不断深化干部群众对法治政府的认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大力完善提升执法成效。充分发挥好清欠专班职能,强化调解与执法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实现根治欠薪工作常规化、长效化、常态化管理,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效。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文明公正,自觉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行政公信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增强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全面提升依法执法水平。
中共天津市静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
2024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