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检查的频次大大下降,检查的内容更具针对性,让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更有抓手了。”
“开展线上巡检,对企业‘无事不扰’,‘包袱’少了,服务质量上去了,与群众的关系更融洽了。”
……
诸多企业负责人的话,道出他们对徐州应急系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所感受到的喜人变化。
整治基层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为基层赋能增效的关键举措。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应急系统瞄准基层减负痛点难点,及时出台30条措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服务月”活动,坚持靠前服务,优化安全生产领域营商环境,拿出一系列实招硬招,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精准明责赋能,切实打通阻碍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成效。
出台30条措施为基层松绑减负
“作为一家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我们的安全风险相对较低,过去地毯式、全覆盖的专项整治和安全检查,常常让我们疲于应对、不堪其扰。自从应急管理部门深入推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以来,对企业检查的频次大大下降,检查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让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更有抓手了。”日前,徐州市华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张洁说。
近日,徐州市应急管理局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方案》,提出6方面30项具体措施,持续强化政治引领,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严落实精文简会、线上监管、联合执法等为基层减负各项措施,切实增强督导巡查和监管执法效力,持续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压实工作责任,将基层减负抓在日常、落在实处,为企业松绑减负。
为确保上级安排部署“一竿子”直插到底,防止出现层层开会、层层传达的情况,最大限度减少基层负担,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推动各类会议精简合并、视频会议统筹召开。根据会议主题,视情况将视频信号放至镇(街道)层面,并要求相关重点企业参会。对省内外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除国家和省市领导主持召开或要求召开的会议外,不再单独组织召开会议,通过制发提示函和问题排查清单、推送事故信息和安全防范措施、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等方式,推动各地、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第一时间举一反三汲取事故教训。
市应急管理局严格落实为企业减负“十个不得”要求,高效利用线上监管,在全国率先开展并持续深化全行业安全风险报告管控工作,创新研发全行业安全风险报告系统,对全行业辨识出的风险逐一赋码管控,并利用系统上报风险点开展“线上点穴式”检查执法,既减少线下检查频次,又能够“报管并重”,推动风险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同时,自主研发推广使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评价系统,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类别、风险状况建立标签体系,借助数字机器人开展线上巡检,对评价较高企业“无事不扰”、评价较低企业“靶向治理”,实现主体责任落实的固化、具化、可视化、可评价化。
“企业每年只需填报5条,每周更新1条日常管理动态,即可形成安全管理水平量化评价体系,监管部门通过系统前置掌握企业安全管理台账,进企直接开展现场检查,减少了企业迎检负担,进一步提升监管质效。”江苏安高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切实减少安全生产检查频次,市应急管理局持续开展“精准执法+优质服务+联合执法”,对重点企业开展专业化深度执法检查,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容易反弹的问题进行反复检查提醒,对一般企业按计划开展抽查检查,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强化联合执法检查,横向联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消防等部门,纵向带动局机关和县(市、区)工贸、危化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今年以来,全市应急管理部门累计开展联合检查92次,实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安全生产服务月”活动稳步护航企业发展
以舞台剧、歌舞等形式演绎安全科普知识,令人耳目一新;应急消防机器人、救援快艇、救援直升机现场亮“绝活”,让人沉浸式感受紧张的救援现场……6月14日,市应急管理局在徐州经开区大庙市民广场举行2024年全市“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拉开了今年“安全生产服务月”活动的序幕。
安全是最大民生、最重责任。今年6月是全国第23个、江苏省第31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深化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常态化开展“贴心交流、暖心服务、真心惠企”走访服务企业活动的决策部署,市应急管理局以“惠企助企优服务 应急护航促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服务月”,通过积极开展12项行动,包括开展一次走访调研,开展一次专家指导服务,开展一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宣讲、考试,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一次重点领域专题警示教育,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开展一次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工作,开展一次企业“全息量化评估”,开展一次示范标杆现场观摩,开展一次汛前安全提醒服务,组织一轮防汛应急演练,开展一次安全应急产业企业指导服务,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倡导全社会自觉增强安全意识,让自救互救能力成为每个人的必备技能,共同绘制平安和谐的发展蓝图。
“安全生产服务月”期间,市应急管理部门累计对40家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和针对性服务宣讲;邀请省级专家团队完成对36家A类企业、10家化工(危化品)企业开展现场指导服务,提出问题建议364项,帮助企业发现921条问题隐患;组织对重点地区开展4场基层服务指导宣讲,对40家企业开展“一考二查三讲”精准指导服务,组织粉尘涉爆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培训会,覆盖317家粉尘涉爆企业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500余人;累计培育优质后备企业151家,各地组织开展优质企业现场观摩10余场;组织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企业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658场,覆盖4.6万人次;推动全市25家应急安全科普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力度,并举办主题讲座、组织互动体验等活动1100余场,吸引12.4万余名群众走进科普场馆。通过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公众风险防范和安全应急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浓厚安全氛围,稳步护航企业发展。
靠前服务优化安全生产领域营商环境
位于邳州的徐州健秋食品有限公司主营食品、蔬菜、水果购销、储存、农产品初加工、普通货物仓储服务、冷库服务等。
今年年初,邳州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对徐州健秋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的一个制冷机房内设置的一处低压循环桶操作检修平台,没有按照要求设置踢脚板,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应予行政处罚。
“但鉴于该企业的此次违法行为属于第一次被执法人员发现,且违法行为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该企业对于被发现的问题认识到位,能做到立即整改。故执法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对该企业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邳州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介绍。
“刚柔并济,方能让执法行稳致远。”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宽严相济的执法方式,持续推进轻微违法行为不处罚,将惩戒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在合法合规范围内从轻论处,以减轻企业心理和经济负担,进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
据了解,该局研究制定并严格落实《徐州市安全生产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35项,对轻微违法行为和企业自查自改的隐患,一律免予处罚;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方式,指导企业妥善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已办理24起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案件,把牢柔性执法的“尺度、精度、温度、力度”,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与此同时,健全完善“当天收件、当天研究、当天审批”机制,持续优化涉企审批服务,事前落实“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制度,事中加强全过程服务指导。同时,全面摸排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一件事、多部门、全链条”联合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半年,我们对新凤鸣江苏新拓新材有限公司开展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指导服务,通过多次上门及专家技术把关,帮助该企业顺利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应急管理部门执法人员表示。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是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基层负担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徐州市应急管理局将牢固树立为企服务意识,积极创新监管检查方式,让安全监管更有力度、营商环境更有温度,让基层不再为形式主义所累,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快跑,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
主办: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 承办:天津市静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电话:022-63032395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静海镇迎宾大道99号 邮编:301600 网站标识码:1202230010 津ICP备050016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