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天津市静海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积极探索“信用+”创新模式,推动信用与产业升级、社会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制度筑基,构建信用建设四梁八柱
静海区以新质生产力理念为引领,聚焦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建立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用数据“全流程可追溯、全链条可监管”,全区归集信用信息超700万条,覆盖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等主体,建成覆盖全区的“信用静海”大数据平台。推出“信用修复绿色通道”,2024年共为200余家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服务,完成信用修复245件,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信用新生态
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静海区建成全国首个区县级政务服务智能中枢。该系统整合工商、税务、司法等多个部门数据资源,构建起覆盖全区市场主体和居民的信用画像体系。通过自主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为静海区量身定制了“静海区智慧融资助手”,与“有害信息识别助手”“静海区惠企政策智能客服”“静海区政务服务AI客服”形成静海区政务大模型应用矩阵,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开创了全区智能政务新局面。
区域协同联动,共筑京津冀信用生态圈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与天津市、河西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沧州市签署五地信用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五地信用评价互认、联合奖惩协同、异地场景互认。积极共建和拓展“信易+”跨地域场景应用,目前已在“海河分”小程序的“信用+餐饮”领域上线两个跨区域场景应用。
惠民助企,培育诚信发展沃土
静海区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活动,通过媒体和线下宣传等方式大力推广“信易贷”,农行保税支行结合静海区行业特色推出“海吉星e贷”,精准匹配中小微企业需求,提高融资成功率、覆盖面及便利度。
静海区信用建设已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集成,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共建。未来,静海区将持续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让“诚信静海”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钥匙。
主办: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 承办:天津市静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电话:022-63032395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静海镇迎宾大道99号 邮编:301600 网站标识码:1202230010 津ICP备050016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