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全文检索

定格在记忆中的似水流年

发布时间: 2023-12-25 来源:无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45年砥砺奋进,45年春风化雨,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带来了春天的讯息,也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序幕。


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


45年来,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发展,静海这座充满历史底蕴和现代活力的城市不断奔涌向前。静海,参与其中,受益其中。


清晨,当第一缕晨光唤醒这座城市,行走在静海的大街小巷,熟悉他的人会无时无刻感知静海城市发展的脉络。说到这里,就得提起一个人——刘仲元。


土坯房、木头门、石磨碾,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了50多年前刘仲元老家大丰堆镇后明庄村的街景,这是他第一次拿起相机,是“梦”的开始。


(大丰堆镇后明庄:刘仲元拍摄的老家街景)


“在村庄的街头路边,在亲友的房前屋后,在学校的教室、操场,每每端起这架“名落孙山的小相机,依然引来憧憬羡慕的眼光,心中自然激起自豪的满足感,因为是它圆了我的摄影梦,是它留下不能再现的历史瞬间。”正如刘仲元在《梦的延伸》一书中所说,1971年,偶然间得到的一台“幸福”牌120相机,虽然只有两个速度、两个光圈,却打开了他的“新世界”。


(刘仲元的“启蒙相机”—“幸福”牌相机)


从那时起,刘仲元在黑白胶片世界里彻底“沦陷”了。每每空闲时间,他就会揣上俩“馍馍”,骑上那辆老式“二八大杠”,铆劲儿蹬上1个小时到静海区城里,狭窄的街道、沧桑的火车站、幼儿园……他用手中的相机留下难得的历史记忆。


“那会儿条件很艰苦,柏油马路都少,学校教室也都是低矮的平房,你看这孩子们穿着碎花棉裤,活动起来架手架脚的。”翻看着一张张老照片,刘仲元思绪翻涌。



(静海第一幼儿园)


今年70岁的刘仲元是土生土长的静海人,他经常感慨地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1978年,刘仲元25岁,他成为了区科技局的一名科普工作者,将自己的爱好和工作融合成了同一件事。取景、构图,在街头巷尾,刘仲元不断探索,记录着静海或大或小的变化。



(争光渠)



(静海邮电局)



(静海镇政府)



(健身广场)


彼时的静海,毅然决然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一时间,调整农村政策,放宽对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限制,农业生产从包产到队、到发展到户,从包产到包干……生活有了新起色,刘仲元摄影的“家伙什儿”也随之提档升级,新换的吉普车省时省力,数码相机操控灵敏、色彩明艳,刘仲元也将镜头对准了更广阔的地方。


(刘仲元的新相机)


45年来,刘仲元手中的这台“幸福”120胶片机更迭换代,从国产“海鸥”双镜头反光式胶片机到理光135胶片机、柯达数码相机、佳能数码相机,再到如今的松下数字摄像机,家人、朋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些相机中得以留存。45年,数千张照片,他亲身经历了中国一次次伟大变革,用六代相机记录下改革开放以来静海的发展变迁。在整理照片的时候,刘仲元感慨良久,城镇化建设、撤县划区……刘仲元努力不错过每一个历史性节点。


倘若当时间退回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


七十年代,静海城镇居民的住房大多为平房、筒子楼,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上下水道,取暖、做饭烧煤炉。现在,不仅是居者有其屋,同时成套住房内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淋浴房、供暖、供气、供水设备等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大得到了改善。



(车站立交桥)


这45年,是静海城乡建设加速推进的时期。从“一条马路八盏灯,一个喇叭贯全城”起步,高起点规划城市化发展蓝图,从实施城区东移到构建“两城三区六园”框架,从城乡一体化建设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静海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绿色发展更是深入人心,形成了“东湖西林”的生态格局,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寻辉而至,恰似翻阅一段史话传奇,这是静海人民解放思想、拼搏奋进的45年,也是静海改革开放、锐意进取的45年。


辉煌过往,砥砺前行。如今,迈步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回首来时路,一幅蔚为壮观的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个冬天,雪如期而至,飘飘洒洒,美了天地。静海城区一处老房子里,刘仲元熟练地调试着手里的相机,光圈f/9,快门速度1/60s,焦距55mm,曝光补偿+1EV……难得的冬日美景,触发了刘仲元内心的“神经元”,他裹紧了衣裳,出了门。


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伴随着一阵阵快门声,傲立的静海被再次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