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全文检索

上合新成果!循环经济子牙模式内涵“上新”​

发布时间: 2025-09-08 来源:无

日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在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 “子牙经开区”)正式揭牌。这一平台的落地,标志着子牙经开区在国际绿色产业合作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循环经济的“子牙模式”赋予了全新内涵。



上合合作成果丰硕 绿色产业再添新翼


揭牌仪式上,一系列成果纷纷亮相。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凝聚了各方力量,为绿色产业发展搭建了更为坚实的合作桥梁。同时,咨询委员会宣告成立,发布的《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发展和合作报告2025》,为上合组织国家的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方向指引。



项目签约环节更是亮点十足。吉尔吉斯第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吉尔吉斯斯坦“巴特肯州绿色能源+绿色农牧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子牙经开区管委会、天津子牙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也与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的企业代表签订友好园区合作协议。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力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的绿色产业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吉尔吉斯第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卓若・玛买提艾山表示,此次合作主要围绕能源和农业产业园的投资建设展开。中国在绿色能源发展领域的显著优势,让签约方计划在环保改善、污水处理、绿色能源规模化等多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与交流。


巴基斯坦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签约代表林柏称,友好园区合作项目签约内容广泛涵盖人才交流、政策协同、招商协作等多个关键领域,后续还将集中力量推动境外跨境贸易的拓展、物流体系的完善等方面的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联动升级。



循环经济“子牙模式”优势成效显著


作为全国首个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国家级开发区,子牙经开区一直致力于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园区重点发展报废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家电和废旧有色金属深加工等产业,资源回收率超95%,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子牙经开区已构建起“前端回收—中端拆解—后端精深加工”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目前,园区入驻循环经济企业156家,形成了废旧机电、报废汽车、废弃电器电子、废旧动力电池4个再生资源产业链条。据测算,园区年均处理各类再生资源近千万吨,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再生铜、铝等资源达150万吨。


自2007年以来,园区累计处理废五金近1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0万吨,相当于节省原矿开采达400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同时,子牙经开区通过搭建子牙循环经济产业研究院等平台,提升再生资源绿色化高附加回收利用技术创新水平,形成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生态。园区还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国际化合作,围绕碳足迹认证、标准认定、技术创新、产业示范等,建设国际化的循环经济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子牙模式”。



“子牙力量”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的揭牌,为子牙经开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子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赵爽表示,将聚焦“城市矿产”开发、再制造产业发展、再生资源跨境流通等领域,推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发展合作区建设,拓展再生资源跨境流通,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园区间合作,畅通循环经济产业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打造大型城市绿色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提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实体样板。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涛表示,天津将持续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产业优势、承接载体优势,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建设,与上合组织国家各界互学互鉴、互帮互助,深化对话沟通交流、开展联合课题研究、推动务实项目合作、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绿色标准对接、组织人才交流培训,推动绿色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子牙经开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与上合组织国家携手共进,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贡献更多“子牙力量”,让循环经济的“子牙模式”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