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静海区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静海区政策文件  >  区政府
名    称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静海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等8个专项规划的通知(7.民营经济篇)
索   引  号 :
11120223000200715W/2022-00050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津静海政发〔2022〕2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其他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天津市静海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8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静海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民营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静海区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已20211022日区政府第1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22214


  




天津市静海区民营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在静海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四区定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9)、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令第722号)、《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规定》(津党发〔201749号)、《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津党发〔201839号)、《天津市静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旨在阐明十四五时期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完善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在规模效益、社会贡献、创新能力、业态层次、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为我区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十三五,静海区民营经济增加值275.7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3.7%,位居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1.8%,在全市民间投资占比中排名第三位。民营企业税收实现70.2亿元,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72%。民营经济对就业贡献突出,十三五期间,全区从业人数稳定在20万人次左右,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达17万人次,民营经济提供岗位占比达80%以上,成为带动就业的主力军。

民营主体数量和效益持续增长。十三五,静海区实有民营企业3万户,注册资本金2586.1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73.7%8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62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535.81亿元,占全区的89.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数量287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537.96亿元,占全区的87.7%;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企业数达到23家,营业收入实现14.48亿元,占全区的66.8%。营利性重点企业数量15家,营业收入实现5.24亿元,占全区的60.2%

民营企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十三五,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6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2家。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市级科技创新创业载体达到13家。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千万吨钢管制造集团友发连续15年被评为中国500强企业,恒兴集团、源泰德润、宝来、爱玛等企业成功挤入中国制造500强企业。海钢板材、广通汽车等7家企业进入天津市百强企业行列。资本市场融资取得新突破,友发集团成功上市,爱玛集团顺利通过发行审核,实现区内企业主板上市零突破。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十三五以来,静海区学习借鉴国家、天津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先后出台了《天津市静海区关于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十六项措施》等区级层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助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一窗通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典型经验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标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降低企业成本超过100亿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静海民营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一是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少,龙头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一般性传统产业集中度高,现代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自身创新动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三是企业所需人才缺乏,引进来留得住的人才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研发人才以及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不足;四是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不够精准,政策效果还不够明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

从国际看,全球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将对我区民营经济加速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驱动力。但是,当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经济全球化从高潮转向低潮,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逆全球化带来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挑战,负面影响逐步凸显,使我区民营企业面临的外部形势更加严峻。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将由中等收入国家总体迈入高收入国家,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逐步形成,民营经济发展新空间将不断扩展。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凸显,支撑我国长期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明显减弱,民营经济发展也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我市看,在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重大机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民营经济承接首都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民营经济开拓国内外市场新空间,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有助于加快提升民营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有助于推动民营经济进入更多行业领域。

从我区看,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凸显,发展潜力和有利条件逐步显现。同时,也面临环境约束加大、要素成本上升、区域竞争激烈等挑战,新旧动能转换愈发迫切。着力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做大新动能底盘,成为静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区民营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激活民营企业发展动力,壮大民营经济总量,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我区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民营经济发展之力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践行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以提高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市场化思维和开放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优化我区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壮大民营经济总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我区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民营企业内生活力和创造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区域协同与开放合作。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加强规划衔接和政策协调,努力提升京津冀产业协同效应。深度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资引智并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主动对接国内产业区域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新空间。

——坚持龙头引育与产业集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坚持并重,通过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前端创新型项目和龙头企业,激发经济新动能,提升头部企业带动作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突出产业特色,全面深化强链补链串链延链,加速要素集中、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做精新兴产业链、提升优势产业链,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产业集聚效应。

——坚持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赋能,加快数字技术赋能、智能技术赋能和动能引育赋能,助推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各类要素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和市场创新,进一步提高创新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

(三)发展目标

2025年,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更大、质量效益更高、产业结构更优、发展环境更完善,创业动力、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龙头带动作用、集群集聚效应、整体素质实力进一步增强,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稳步提高。民营企业超过4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以上,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比重达到70%以上,民营经济新增就业占全区新增总体就业比重达到80%,民营经济就业人数占全区总体就业比重80%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3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95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50家。

十四五”民营经济发展目标

序号

 

2020

2025

 

1

民营企业总数(万家)

3.04

4

预期性

2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

63.7

65

预期性

3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61.8

60

预期性

4

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比重%

72.1

70

预期性

5

民营经济新增就业占全区新增总体就业比重(%

80

80

预期性

6

民营经济就业人数占全区总体就业比重%

80

80

预期性

7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家)

273

300

预期性

8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家)

363

950

预期性

9

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家)

45

50

预期性

三、十四五民营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一)着力做大民营经济发展规模

1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持续壮大体量规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便捷市场准入环境,试点区域通办改革,进一步提升登记便利化程度,激发市场活力,最大程度增加民营市场主体。积极深化创新引领,配合开展豁免登记制度、临时营业制度、歇业登记制度、经营者变更登记制度,推行更加灵活、便利创业的登记制度,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实施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鼓励自主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培育新个体经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动能转换、积蓄发展后劲、推动产业升级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我区区位、资源、产业优势,常态化开展非首都功能疏解,面向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招商活动,积极引入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产业效益高的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和项目,大幅提升本地民营市场主体数量。(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办、人社局、科技局、合作交流办、发展改革委,各乡镇园区)

2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优质企业梯次培育,着力引育领航企业,吸引集聚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民营总部型企业,在静海设立企业总部、二级公司,打造高附加值生产基地;加快培育单项冠军,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突出主业,形成发展前景好、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带动全区中小企业提档升级、做优做强。大力推动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积极培育民营“雏鹰”、“瞪羚”、“领军”企业,通过分类指导、个性帮扶和精准服务,到2025年,市级单项冠军达到1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家、雏鹰企业达到336家、瞪羚企业达到109家。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深化与中国钢研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引领带动区内钢铁企业实施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传统产业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产品优势转变,逐步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各乡镇园区)

专栏1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工程

大力培育领航企业。聚焦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招引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吸引集聚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民营总部型企业,在静海设立企业总部、二级公司,打造高附加值生产基地。到2025年,力争培育市级领航企业1家,积极争创国家领航企业。

大力培育单项冠军。认真落实天津市单项冠军梯度培育计划,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突出主业,形成发展前景好、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加快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打造创新引领的排头兵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到2025年,培育市级单项冠军10家,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着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建设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带动全区中小企业提档升级、做优做强。到2025年,培育5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3推动支持民营企业上市

持续提升民营企业上市工作力度,深挖后备上市资源,创新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政策措施,激发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力支持重点培育民营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定位在主板、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激励和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责任单位金融局、财政局,各乡镇园区)

(二)着力做优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1引导民营企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做精新兴产业链,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向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实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行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提升优势产业链,实施优势产业基础再塑工程,锻长板、补短板,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促进产业链向研发和服务两端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加快推动金属制品、自行车电动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乐器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优势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做强产业联盟,提高产业配套率,推动产业向园区集群化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做优服务产业链,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向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支持民营企业重点打造现代商业、文教体育、休闲旅游、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兴生活性服务产业链,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引导民营企业集聚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冷链物流、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农村新兴产业链。(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委、文化和旅游局、人社局、教育局、民政局、体育局,各乡镇园区)

2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实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严格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全面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国家、天津市重大科技项目,尽快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实力。充分利用天津市高校研发资源、科教人才资源等有利条件,积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积极开展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引领、产学研同向发力的良性发展格局;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培育建设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在中医药、装配式建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实现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重点突破,部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鼓励金属制品、自行车电动车等传统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焊接钢管、自行车电动车、金属丝绳、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传统领域,突破一批长期困扰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大幅提高静海制造业整体水平。发展高水平创新主体,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与企业登记信息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等“多库联动”,形成遴选+入库+培育+认定“四个一批”工作局面,着力培育一批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营经济融合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各乡镇园区)

专栏2企业创新平台

新建创新平台:氢燃料电池企业重点实验室、医药企业重点实验室、实验血液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筹建装配式建筑制造与研发重点实验室。

市级创新平台提升工程:提升现有市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水平,在焊接钢管、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电梯钢丝绳、血液病智能化诊断等方面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发挥现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作用,服务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提升现有众创空间、孵化器运营服务水平;推动中旺航空产业园、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等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规划建设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科技创新孵化平台。

3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水平

实施产业链固基强基工程,推动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实现领航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调融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引领支撑作用,主动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协助解决配套中小企业技术、设备、资金、原辅料等实际困难,补,延,提升我区产业在全市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协作水平。加强装配式建筑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局、住建委,各乡镇园区)

(三)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1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坚决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切实消除在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原则,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清单以外的行业和领域,与其他资本享受同等待遇。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鼓励并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依法参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能源站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进入市政公用事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每年推出一批高质量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工作,纳入与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承接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权限下放,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成品油批发仓储和零售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储运和管道输送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静海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构建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探索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企业的市场出清机制。(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政务服务办、住建委、交通局、商务局等)

2完善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家定期沟通制度、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民营企业家咨询求策制度、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和反馈机制等,保障政府与民营企业沟通渠道畅通。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照后减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审批制度,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扩大各类市场主体涉企登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范围。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巩固完善好差评制度,及时监督政务服务行为。(责任单位:政府办、政务服务办、市场监管局、发展改革委、工商联等)

3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功能

扩大商业银行资金投放,鼓励农商、新华村镇等银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专注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以中小微企业为核心目标客户群,提高中小微企业资金获得率,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产业基金等新兴金融机构作用,研究探索以银行贷款为纽带、多种金融工具叠加的创新模式,充分运用企业债券、产业投资基金、中期票据等多种方式实现融资。进一步完善基金发展规划、基金投资负面清单、绩效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文件,健全基金运作体系。加强与海河产业基金及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合作,聚集金融资源与区内战略新兴产业形成有效对接,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创新型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技术创新完成从科技研发到商业推广的成长历程。(责任单位:金融局,各乡镇园区)

4打造司法公正的法治环境

加强法治建设,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坚持执法、司法等各环节依法、平等、全方位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家创造更多安全感。建立中小企业法律援助机制,依法平等保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管理者依法维权、依法治企、诚信经营。(责任单位:司法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法院等)

(四)着力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1加强产业载体建设

提升载体功能,增强载体支撑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根据空间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功能导向,基于产业合理分工的原则,引导民营企业向重点园区、重点区域聚集,提升产业集聚效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乡镇园区)

专栏3重点园区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高新产业园、中旺航空产业园。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重点推动传统拆解等循环经济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生资源和再制造及配套服务业。推进人才公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争取津沧城际在园区设站、货运铁路专线引入园区。

——高新产业园。重点推动以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自行车电动车、家居为代表的轻工等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信创科技服务业。推进智能产业园建设,实施中心区退二进三、南区产能结构优化,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

——中旺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绿色金属表面处理产业,优先发展航空航天制造产业。加快推动园区生活配套区、企业孵化中心、蓝领公寓等配套项目建设。

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以打造健康产业创新区、健康生活先行区、国际合作示范区为目标,聚焦医疗、教育、体育、康养四大领域,推动发展中医药、国际高端医疗、健康科研、智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全面构建医、康、养、体、健深度融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津静市域(郊)铁路、津文路提升改造等规划建设。

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重点推动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装配式建筑、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信创服务业。加快推进中德医疗器械产业园、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中德先进制造产业园和国际企业总部区等五个专业化园区建设。完善与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合作示范区、团泊镇之间的城市交通网络。

唐官屯加工物流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和物流配送仓储。

天津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平台经济、现代物流、绿色农产品加工贸易及配套服务业。推进老区退二进三,推动闲置资源盘活。

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都市型农业和休闲旅游。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林海循环产业布局。

团泊旅游休闲度假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完善公共交通、学校、医疗机构以及商超等配套设施。

2深度融入区域发展

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参与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承接转移,利用各类承接平台,形成协同创新发展共赢。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对接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开展科技、金融、民生、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要素协同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我区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深化东西部合作交流,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两地资源两个市场,加快项目对接合作和产业延伸共建,推动一批农产品深加工、现代中医药等带动效应强的项目落户西部地区,实现共赢发展。(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工商联、合作交流办,各乡镇园区)

3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鼓励重点民营出口企业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商务部在境内外主办的中国国际品牌展,利用国家政策措施降低企业参展成本,提高开拓国际市场成效。鼓励企业积极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策,开拓周边国家和地区新兴国际市场,努力构建国际市场多元化新格局。扶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自建独立站,拓展海外仓,开展企业并购、海外上市融资,提升国际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农产品食品、服装等消费品民营出口企业积极利用亚马逊、EBAY等跨境电商平台拓宽对外销售渠道,借助海关97109810模式申报通关,实现跨境出口破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电商平台,整合静海产业资源,吸引华北乃至全国各类产品以静海为对外贸易窗口,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指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认真研究跨境贸易新政策,探索发展贸易新业态。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依托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德生态城、子牙循环低碳产业园等中外合作产业园区,深度开展国际合作。(责任单位商务局、发展改革委,各乡镇园区)

(五)着力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规范经营机制,建立健全以质量、品牌、安全、环保、财务等为重点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治理模式由家族化向社会化转变,推进民营企业通过产权改造实行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加强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增强企业凝聚力。(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区委统战部,各乡镇园区)

2加强专业人才支撑力度

加强区成职教中心专业建设,深化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职业院校交流合作,主动对接民营企业产业需求、市场需求、人才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民营企业以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专家协同创新中心等形式,柔性引进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继续做好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职称专办窗口服务,完善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工作机制,畅通职称申报通道,为壮大民营企业专业技术队伍提供人才评价服务。(责任单位:人社局、科协、教育局,各乡镇园区)

3加强企业家培训和教育

加大民营企业家管理培训力度,强化企业管理规范经营。引导民营企业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坚持依法办企、公平竞争、诚信经营。鼓励企业科学决策,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力。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责任单位:区委统战部、区委组织部、工商联等)

四、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抓好规划组织实施

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推动实施。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指导各部门抓好促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完善协调推动机制,谁分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协调,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主动靠前,集中力量抓实抓好,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扶持政策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严格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减税降费政策,对符合条件能依法享受减费降税政策的民营企业,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推动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提高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强政策实施的过程化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出台的政策切实落地见效。

(三)加强运行监测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变化,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调整优化规划实施方案,完善规划监测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推进规划实施建议,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将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体系。

(四)营造舆论氛围

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关于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新闻舆论阵地,主动讲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故事,宣传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新创业、回报社会的民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典范,宣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股改上市挂牌、做强做大、走出去和以党建促发展的民营企业典型。大力弘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诚信守约、履行责任、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的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