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是织密调解组织网络。不断夯实基层调解基础,发展调解组织400余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0个,各类调解工作室27个,基本形成了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为主体,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延伸,人民调解工作室为补充的全覆盖、多层次、广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二是强化调解员队伍建设。将“法律明白人”纳入村(社区)调解员队伍,充实基层调解力量。落实分级分层培训机制,提升人民调解员专业素质和依法调解能力。结合我区涉农区实际,充分利用基层调解员熟人感情、能人智慧和强人威望,不断将“乡绅式”的“送调入户”工作法引向深入。三是建立“人民调解+”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人民调解与公、诉、访、检等部门衔接联动,着力打造多层次对接平台。提升“诉调对接”质效,打造“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保证纠纷化解成效。与公安部门密切协作,开展“人民调解+派驻巡回”工作模式,有效防止一般纠纷升级上行。落实“人民调解+矛调中心”工作流程,持续推动调解力量进驻各级矛调中心,依法开展纠纷调处工作。四是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不断提高矛盾纠纷排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消除矛盾隐患。对已调解成功的纠纷,落实事后回访和满意度评价制度,防止矛盾纠纷反复发生。今年以来,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9万余次,化解纠纷超过1000件,同比增长37.7%。
上一篇文章: 静海区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下一篇文章: 静海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