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初七
乡村振兴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 乡村振兴

吹响“冲锋号” “粮田”变“良田”
文章来源: 天津市静海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4/05/09 10:10:00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强调“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党的二十大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可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抓手。

  事实上,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直是静海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渠道。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响,全区部分乡镇农田设施受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

  2024年,静海区锚定“补齐短板、量质并重”总要求,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举措落实到静海陇亩之间。

  坚持因地制宜 精准设计补短板

  今年,静海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为历年之最,灾后重建41536亩,改造提升50000亩,合计建设91536亩,总投资2.3亿余元,涉及台头、独流、王口等13个乡镇,受灾严重的区域均纳入建设范围。期间,静海区农业农村委通过实地踏勘、走访调研等方式,积极征询一线干部群众意见,确保工程设计规范科学、精准合理,并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质效。

  强化项目管理 压实责任抓质量

  静海区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利用“周小调、月大调”等方式强化工作调度,统筹推动项目建设。静海区农业农村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督导检查,严格中标单位管理,坚决杜绝工程转包、违规分包。同时,聘请优质第三方机构深度参与项目管理,不断健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参与度

  按照高标准农田项目量多、面广的特点,静海区农业农村委坚持“四下基层”工作法,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和项目公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细致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的有关政策和重大意义,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定项目建设意向,畅通农民监督渠道,设置村级质量监督员,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新局面,努力将这项“民生工程”变为“民心工程”。

  2024年,静海区承担着9.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项目标段工程目前均已顺利启动。

  静海区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主任马国庆表示,静海区农业农村委将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和调度指导,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农田稳产高产、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