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属齐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静海一带被割让给燕国。战国时,齐宣王八年(前312),齐国伐燕,属齐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将乐毅伐齐,属燕国;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静海一带属赵国。秦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在陈官屯镇西钓台村附近建东平舒县治。东平舒县大致包括今天的大城北部、静海全境和天津市郊海河以南地区。西汉初元二年(前47),因“海水大溢”东平舒县迁至今大城县内。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东平舒县去“东”字,称平舒县。北宋大观二年(1108),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即今静海镇)。北宋政和三年(1113)并入乾宁县(即今青县)。 金明昌四年(1193),复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元至元二年(1265),并入会川县(即今青县)。嗣后,再置靖海县。明洪武初年,改“靖”为“静”,称静海县。
2015年11月,撤销静海县,设立静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