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2023年度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情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食品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出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区积极推动落实《天津市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方案》,现将我区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度工作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今年年初由区发改委牵头制定了《静海区2023年度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计划》,加强对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了我区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机制,确保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积极行动,将反食品浪费制度纳入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发放《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督促餐饮单位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菜单设置,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和主动打包服务。指导和督促餐饮企业将反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日管控 周排查 月调度”工作机制,将反餐饮浪费纳入食品安全日常管理中。以反餐饮浪费为专题,开展“随机查餐厅 餐饮红黑榜”活动3期,对17家落实反餐饮浪费措施好的餐饮单位进行了红榜表扬和宣传。开展对餐饮单位落实反餐饮浪费情况的督查4期,督查42家,指导和督促完成问题整改12个,累计查办餐饮浪费违法案件30件,公开发布典型案件6件。
我区机关、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做好了本单位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
一是印发《关于公共机构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实施意见的通知》,充分利用反食品浪费曝光台,在行政办公中心食堂垃圾倾倒处安装监控,进一步规范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倾倒。建立健全人员管理、进货查验、加工操作、食品留样、信息公开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机制,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2023年全年,区行政办公中心机关食堂平均每月厨余垃圾量均约6420公斤,较上半年每天减少厨余垃圾约75公斤,每天产生厨余垃圾量平均约214公斤。
二是督促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公司食堂管理制度,把落实“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作为各区管公司参评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国资系统形成了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风尚。
三是制定了《静海区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了“光盘行动”倡议书,推动优化学校食堂供应结构,强化食堂供餐计划管理,依据就餐人数变化规律,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要求学校食堂开展精细化加工和精细化存储。通过开展行动,就餐剩饭菜量缩减了30%,厨余垃圾减少了40%,过期库存降为0,大大杜绝了浪费现象。
(四)加强农业生产环节节约减损
一是努力提升现代种业水平,区农业农村委积极落实市农科院作物所、中天大地公司联合机制,2023年度完成繁育优质强筋春小麦播种3000亩,亩产376公斤,圆满完成繁种工作。为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出动执法人员224人次,检查种子经营企业108家次,种子生产企业9家次,种子生产基地2家次,种子抽样25批次,查处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种子案1件,未发现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
二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我区严守耕地红线,执行耕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要求,铆紧自身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不折不扣落实建设项目占用耕地 “占补平衡”制度。2023年全年,土地征转批准建设项目占用耕地34.01418公顷,实际补充耕地34.01418公顷,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为进一步严格落实耕地向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用途转换,组织专题会议推动各乡镇编制耕地“进出平衡”方案,截至目前,2023年度静海区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区政府审批,下一步上报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备案。
三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静海区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8个,总建设面积2.565万亩,总投资3847.5万元。项目工程建设已完工,并通过第三方验收。共完成土地平整893亩,土壤改良2744亩,修建泵站53座、修建农桥、闸、涵49座,修建农田道路16.2346公里,架设高压输电线路7.31公里、低压输电线路1.363公里、变压器29台。
四是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举办线上线下农机培训班3期,150余人次,发放《小麦机收减损措施明白纸》100余份。在“三夏”、“三秋”小麦和玉米收获期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机手规范操作,2023年6月在民强农机合作社举办了天津市小麦机收减损技术培训会和京津冀玉米播种作业技能竞赛与技能培训,静海区选手获得第一名。在农丰农机合作社参加天津市2023年“三夏”机械化生产现场推动会暨小麦机收减损技能比武大会。在我区7个乡镇完成了小麦、玉米的机收损失监测工作,小麦、玉米的平均机收损失率分别为0.61%和2.36%。
五是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制定《静海区2023年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方案》、《静海区2023年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方案》和《2023年静海区“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27.4万亩,延长了小麦灌浆时间,将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了5%以内,小麦完成统防统治28.92万亩次、玉米完成统防统治42.66万亩次,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1.65%,农药利用率达43.59%。举办农药减量控害培训班10期,累计培训技术人员、种植大户310余人次,小麦实施绿色防控25.75万亩次,玉米实施绿色防控42.42万亩次,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6.23%。
一是在粮食储存环节加强了粮食仓储管理,进行原有仓房的提升改造,推动科学储粮、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行动。第二粮库积极开展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将粮库纳入信息化监管。古城粮库计划投资修建2座高标准的准低温仓用于我区成品粮储备,预计增加3000吨准低温储粮仓容,届时将进一步提升我区成品粮储备能力。
此外,区发改委还进一步完善了储备粮管理制度,今年制定印发了《静海区粮食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和《静海区区级成品粮静态管理办法》,加强了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工作,从我区选取3户调查农户和3家国有粮库,调查了原粮产量、销售量、存粮量以及及损失量、损耗量指标,为今后的粮食储存减损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是在粮食运输环节加强监督检查,2023年区发改委多次对古城粮库、中粮利金静海分公司、第二粮库等粮食承储企业运输车辆粮食撒漏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撒漏情况。
三是在粮食加工环节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今年区农业中心对我区蛋鸡养殖场户开展饲料精准配方技术调研工作,重点宣传花椒籽替代豆粕减量饲料粮配方技术。在团泊镇天津市锦绣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推广优质苜蓿种植技术1300亩;东旭牛场800亩全珠玉米10月初全部收割完成,转化青贮储量2100吨。
为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水平,我区组织区农业发
展服务中心实施“糖化玉米秸秆替代部分玉米在生猪健康养殖中的研究应用”市级农业科技项目。同时,还申报了“传统天津甜面酱发酵机理及标准化研究”、“羊亚铁血红素肽的制备、结构解析及其抗氧化活性构效机制研究”2项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农芯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大田喷药自主作业机器人的应用研究”项目,年初完成了项目的申报,获得市科技局批准立项,并已签订了项目实施合同书。
(七)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
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集点提升改造,满足群众分类投放需求,科学增配10辆厨余垃圾运输车,满足厨余垃圾运输需求,加强对新能源环保发电项目的监管,保证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积极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厂家对接,探索厨余垃圾处置模式。静海区新能源环保发电项目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于2020年底投产运行,项目采取协同处置的方式对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日处理能力达50吨。2023年1-10月共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10117.89吨。
(八)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为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提高百姓制止餐饮浪费的自觉性,各部门在传统的宣传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一是开展节粮减损文明创建,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矩阵优势,开设“反食品浪费”“节粮减损”“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等专题专栏,深入宣传阐释节粮减损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普及节粮减损技术和相关知识,推送反食品浪费相关宣传稿件30余篇,阅读量达26万余次。同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新华社、天津日报等央级、市级媒体平台推出10余篇粮食减损相关稿件,积极对外宣传报道我区粮食减损的成效。截至目前,电视播出相关新闻报道2条,新媒公众号刊发相关图文和视频新闻20条,静云客户端签发稿件5条。
二是推进移风易俗,营造勤俭节约社会氛围,区民政局组织“七夕”当天注册结婚登记的新人参加集体颁证仪式,并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发挥婚姻登记处窗口作用,开展“推进婚俗改革,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活动,加大抵制高价彩礼。利用中元节的时间节点,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引导群众婚丧事简办、婚丧事新办,全面倡导“厚养薄葬”、“厚养礼葬”、婚事俭办。
三是做好舆论监督,对粮食浪费行为进行曝光将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行为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纳入舆情监看重点,严格执行7*24小时不空岗舆情监测值守,及时发现和遏制不良信息发酵,确保舆情总体平稳,全年未发现属地涉食品浪费和违反粮食节约要求的不良信息。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我区继续高度重视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组织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食品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深对厉行节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将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做好粮食节约减损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持久工程来抓。各相关部门按照《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机制措施,确保将反食品浪费与粮食节约减损工作落细落实。
(二)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食品和粮食浪费行为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反食品浪费和粮食节约减损监管协作和联动机制,向社会公开反食品浪费和粮食节约减损检查情况。同时,要加大对餐饮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和检查指导的工作力度,通过对餐饮企业“制止餐饮浪费”行动形成导向与倒逼,使餐饮行业逐步形成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对浪费不良行为及时曝光,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良好导向。
(三)创新宣传模式,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一是督导餐饮企业将文明用餐、光盘行动、公勺公筷宣传海报上墙,将“光盘行动”通过电子显示屏方式等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推动群众养成节俭习惯,自觉参与“光盘行动”。二是采取不同方式加强对反食品浪费和粮食节约减损宣传,通过向餐饮企业宣传餐饮浪费警示片、签订《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倡议书》、利用新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餐饮经营者食品节约意识。三是开展网络整治和宣传教育,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文章: 关于2023年12月份“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督抽查结果的公示
下一篇文章: 关于2024年1月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