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初七
公告公示

您所在的位置:政务公开 > 公告公示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2023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评报告 ​
文章来源: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24/08/29 16:16:38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23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评报告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按照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求,我区对照《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2024年对各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检查方案的通知》(津教督导室〔202412号)全面开展自查,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法与成效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研究解决重大教育问题。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教育系统调研指导工作。相继组织召开了静海区教育工作会议、乡村教育资源布局优化会议、学生安全工作会议。区政府与市教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北师大签订深化基础教育合作协议。实验小学瑞和道学校、外大团泊实验学校小学部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2.落实区领导联系学校制度。2023年至今,区级领导及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学校讲思政课、参加主题活动等,共计38节次。

3.建立完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规范组织27个届满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严格程序发展党员38名。年底组织开展了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验小学第三党支部获评静海区“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

4.推进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新建2所民办学校党支部和2个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形有效全覆盖。翔宇力仁学校党总支党建工作案例入选静海区“两企三新”党建工作典型案例汇编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过程。一是开展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区教育局在天津市中小学实践育人现场会上作《搭建实践能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典型发言。二是成立静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十个一”工作。《天津市静海区“1234N”课程心育模式探索与实践》入选“天津市新一轮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三是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评估机制,静海区2023年天津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排名较2022年上升1位。开展近视防控进校园大讲堂32场次,推进光明小屋建设,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要求。四是组织开展学生区级、镇(校)级艺术节,2023年至今共2000余件作品获奖。五是成立“劳动教育工作室”,举办静海区2024年中小学劳动技能大赛,参加市级比赛获得七个一等奖。

6.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制定《静海区“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区培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等4所高校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同上一节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活动。

7.加强教材和课外读物管理。严格落实市教委规定,制定《静海区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全区144所中小学对2023年度课外读物进行备案,累计备案6333本。截至目前,静海区无自编校本课程教材,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不存在选用境外课程和境外教材情况。

8.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科学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工作。严格落实“十不得一严禁”负面清单,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

9.深化“双减”成果。优化课后服务,推出《静海区校外课后服务资源进校园课程菜单》和《静海区校外课后服务资源课程地图》,学校“按需点单”,共服务58所学校123节课。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2023年以来,共发出调查处理函160,涉及线索200条,依法取缔涉嫌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20余起,依法行政处罚违规行为5起。

(三)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10.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制定《静海区关于进一步发挥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辐射引领作用的实施方案》,形成优质园“1+N”帮带共同体发展模式。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3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0.8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7.74%。我区作为教育部安吉游戏实验区的经验在《天津教育》杂志“安吉游戏专栏”推广宣传。

11.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区初中资源配置校际差异指数为0.263,达到了小于或等于0.45的优质均衡标准;小学资源配置差异指数为0.498,达到了小于或等于0.50的优质均衡标准。杨成庄乡中学被确定为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第二中学成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台头镇二堡小学被评为全国乡村温馨校园。

12.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我区被确定为天津市“双新”实验区。第一中学成为市级品牌高中培育建设单位,获评涉农区公办校唯一天津市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领航学科基地。第六中学入选天津市学生发展指导实验校,独流中学、唐官屯中学市级“强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北师大实验学校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

13.强化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建华学校与运河学校、第六幼儿园分别签订融合教育合作协议。课题《培智学校职业劳动课程教师素养培养的研究》被中国智协批准立项,并在京津冀特教学校联盟课题开题会议上交流发言。

14.办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区成职教中心连续三年推进创优赋能项目建设。代表天津市在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推动会上作典型发言。4个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研究计划项目被市教委立项。老年大学工作被《天津日报》宣传报道。区教育局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签定《区校终身学习联合体合作框架协议》,《天津教育报》以“区校联合,服务静海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题对协议推动落实情况进行了报道。年开展各类培训5万人次。

15.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聘请公、检、法、司、消防等部门330余名干部担任各学校兼职法治副校长,加强学校安全法治教育工作。建立《静海区防范学生溺水综合治理工作制度》《静海区校园欺凌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推行“1530+31安全教育和提醒模式,联合治理学生溺水和欺凌问题。开展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校园电器电路隐患排查整改,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进行专项治理。

16.强化校园供餐管理。加强春、秋季食品安全联合检查,2023年共陪餐359人次,发现问题立行整改,并进行“回头看”,形成工作闭环。制定《静海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外配餐管理的意见》,目前我区仅有子牙镇中学是配餐单位。静海区教育局被评为市级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四)强化教育条件保障

1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23年以来遴选1637名区级骨干教师,调整科级干部112人。发放2023年义务教育教师考评绩效奖励人均9495元,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2023年以来共招聘教师618名,7名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加大音体美教师招聘比例,提高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新增交流中小学教师186人,占应交流人数的28.62%

18.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执行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统一,制订《静海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实施办法》。按要求落实区级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经费资金。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安排190274万元,比上年的186988万元增加3286万元、增长1.76%。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校均实现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19.全面落实教育督导职能。完善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制度,配齐配强112名责任督学,实现挂牌督导动态全覆盖,落实教育督导条件保障,健全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

二、存在问题

(一)办学条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我区自2008年起就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现代化达标建设,在全市起步早、成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设施设备老旧的问题逐步凸显,计算机、电子白板等设备及仪器亟待更新。少数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与优质均衡标准要求尚有差距。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学龄人口结构变化,教育资源呈现“城区挤、乡村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城区东部,如模范小学2024年秋季在校生超过40个班1800名学生的设计规模,对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安全带来挑战。全区114所中心小学及教学分校中,学生数100人以下20所(含11所教学分校),占比17.54%140所公办园中,在园幼儿20人以下37所,占比26.43%

(二)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教育资源分布尚欠均衡,城乡学校(幼儿园)校际差距依然存在,优质学校(幼儿园)对学生的吸附效应十分明显,个别乡村学校(幼儿园)质量提升幅度不大。五育并举落实程度存在差异,优质品牌学校数量和覆盖面还不充分。五育并举在协调共进、有效落实上还需要再统筹、再发力。

(三)师资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镇学生分散性减少、班额减小,但教学班和师资需求并未减少。反之,城区学生和教学班逐年聚集性增加,致使师资相对紧张。同时,有的教师工作理念还比较陈旧,专业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抓实抓细

三、改进措施

(一)坚持改革创新,多方面提升教育保障体系质量

一是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全力做好实验小学瑞和道学校设施配备工作,确保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全力推动第十五小学新建工程,尽快完成调规选址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工程立项;稳步推进华康实验学校纳入北师大实验学校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进区政府与市教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区教育局与天津市实验中学签署教育合作协议落实,牢牢抓住与市实验中学教育合作契机,加快天津市实验中学静海学校建设,力争2025年启动建设,2028投入使用。发挥数字化优势,用好智学网信息资源平台,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服务教学能力。

二是平稳推进小规模学校撤并。小规模学校由于受地理位置、村民认同、历史原因、政策要求等因素影响,撤并工作较为复杂。我们将按照“适应趋势、精准配置;把握重点、稳步推进;盘活资源、惠民利教”的原则审慎稳步推进。在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各乡镇村街及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计划三年内撤并整合小规模学校20所。其中:2024年撤并学校3所、2025年撤并学校10所、2026年撤并学校7所。

三是保质保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涉及约110所学校及幼儿园,内容包括10C级校舍加固、16所学校操场提升改造和部分学校校舍外檐、地面、厕所、门窗、电路、围墙等提升改造及设施设备更新做好实验中学等3所学校操场修复重建项目,力争9月初完成施工建设;做好涉及约100所学校灾后提升改造项目,做好预算审核及公开招标工作,加快推进“静海区学校灾后提升改造项目”第二阶段方案设计,力争12完成施工建设;积极推动涉及台头镇、王口镇、独流镇三个乡镇18所学校及幼儿园的提升改造项目,争取尽早完成工程招标等工作并具备开工条件,力争早日完成“静海区蓄滞洪区周边学校安全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同时,抓紧启动学校学生食堂建设项目,拟计划三年内新建23所初中校学生食堂,切实解决学生午餐难问题,为家长排忧解难。

(二)坚持多元优质,高标准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

制定印发《天津市静海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善作善成(2024-2026)三年行动方案》,以“八抓”为主线,实施十二项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年,着力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施教育部“安吉游戏”和天津市“高质量幼儿游戏”实践研究项目。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行为,组织开展公办园等级提升和普惠性民办园等级认定工作,扩增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强校提质。结合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招生方案,进一步增加有效学位供给。充分发挥11个教育集团16个办学联盟的作用,培育区级示范教育集团和区级示范办学联盟,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大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办好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

三是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建设。建立“强校高中与品牌高中”的教研协作机制,发挥市、区级专家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选派优秀干部到市实验中学、静海一中跟岗实践学习。增加高中学位供给。坚持“挖潜增班与新建扩容”相结合,逐年增加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四是提升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建华学校办学品质,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民办学校幼儿园设置标准,强化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定期组织开展督查检查,坚决杜绝“小学化”、乱收费问题,依法取缔无证园。持续加大对华衡高中、华夏中职的全方位监管力度,确保办学规范、管理规范。

五是推进职继教育创新发展。落实中职“创优赋能”项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完成社会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次以上。加强社区教育,办好区老年大学,扩大基层老年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供给。

(三)坚持师德为先,高水平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一是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组织全体教师学好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活动为契机,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要大力培树身边典型,组织好区级“两优一集体”评选,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二是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扎实做好一年级、七年级新教材使用学习培训工作,确保“教材用得顺、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精心组织第六届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听评课、公开课等活动,着力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充分发挥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师工作室孵化引领作用,培养打造新一批教学名师、名班主任。要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明确教研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师发展职能,切实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组织开展好校、区两级教科研活动,创新京津冀教研活动形式,积极争取市级教研活动落户静海。

三是提升服务管理教师能力。落实《静海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基本规范》,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职责与权利。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组织好交流轮岗、跟岗培训工作,促进城乡、校际间资源共享,提高师资使用效益。做好302名新教师岗前业务培训、专业成长规划,解决好用餐、交通、住宿等问题,确保新教师上手快、教得好、留得住。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

202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