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初七
静海政务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 静海政务

【新闻发布会】区政府新闻办举办“深化农业生产智能推广 加快静海农村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 静海融媒 更新时间:2025/09/23 09:03:34

  9月17日上午,区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农业生产智能推广 加快静海农村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静海区副区长张永涛、静海区农业农村委主任马国庆、静海区沿庄镇镇长胡斌、静海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赵立明、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建伟出席,介绍静海区智能农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张永涛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智能化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近年来,静海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农业生产智能推广为载体,坚持抓科技、建项目、强服务的发展思路,推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抓科技促增收,推动静海现代农业发展


依托静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统筹安排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支持全区“特”“优”现代农业发展。一方面,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以种羊和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打造“一心·一带·四园·多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智能农业检测制造基地,实现了以科技引领、产业融合带动农产品加工等农业新业态发展。另一方面,提升产业链条和竞争优势同发力。深入推动台头西瓜、陈官屯冬菜、王口炒货、蔡公庄乐器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津农精品”品牌27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持续推进“休闲农业+”,台头镇北二堡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条精品景点线路获农业农村部推介。2025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18.91亿元,可比价增速为1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51元,同比增速为5.4%,农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二、建项目促发展,打造智能农业引领区


 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智慧农业企业合作共赢,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现“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目标。引进赵春江院士团队入驻静海,建成全国智能农业研发创新中心和无人农场示范基地。目前,研发、检测、生产团队陆续进驻,预计年底前试投产。奥群牧业作为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场,应用自主研发的AI智能体尺、饲料转化率及CT活体扫描等技术,引领肉羊商业化育种快速发展。东旭养殖合作社通过购置转盘挤奶机及智能管理软件,工作效率提高37%,产奶量、电导率等实现24小时监测,示范引领静海奶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与天津农学院、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全区农业科技转化和成果运用注入了新动能。


三、强服务提质效,推动静海乡村全面振兴


 积极构建开放竞争、多元互补、协同高效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围绕静海12个主导品种,选派出近100名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技术推广、品种示范和业务培训等工作,及时解决农业关键技术问题和生产难题,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田大户提供科技服务。近年来,累计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21个,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13项,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要粮食作物农机化率达到100%。今年以来,实施5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建设145套水肥精准调控平台,运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28万亩,有效提升全区粮食生产能力。同时,结合全区产业需求和农村发展,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00人次,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人才。


 静海区作为天津传统农业大区,近年来,克服不利因素,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智慧农业发展的“静海样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静海智慧和静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