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静海区第37届科技周”活动部署,近日,静海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在独流镇的春光家庭农场举办了农业实用技术暨“农用无人机植保技术”培训观摩会,进一步提升全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天津农机与农业工程学会、静海区农业农村委系统、独流镇以及全区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共计50余人参加活动。
“由于寒潮持续时间较短、小麦抗寒锻炼不足,加之秸秆还田不达标,造成小麦死亡率增高,咱们要加强高产优质冬小麦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发挥配套农机具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做好秸秆还田工作……”
针对2022年冬小麦出现的冻害、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天津市科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松向参会人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剖析讲解,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有效控制粮食作物病虫冻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确保明年冬小麦稳产丰产。
培训期间,来自天宸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农资公司的负责人也分别围绕“农机自动驾驶技术”“农业无人机的使用与维护”进行授课指导,加大对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助力农业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静海区双福谷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翟福双说,通过培训,她学到了科学系统的农业管理知识,对今后的农业生产有了更大信心,她会将学到的技能灵活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创新模式、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理论培训结束后,大家走进麦田,观摩了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的现场飞防演示,直观了解了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势,同时也掌握了如何正确操控无人机对灌浆期的小麦进行“一喷三防”。
据了解,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实现农药减量喷施、降低防治成本、减轻药剂对人和环境的伤害,从而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
静海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孙金华表示,农技人员将持续做好无人机植保技术的推广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对智能化、数字化机器的认识以及科学种植意识,并随时深入田间察看小麦长势,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管理方案,促进小麦丰产丰收,为全区农业发展做好技术服务支撑和保障。
上一篇文章: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丨良王庄乡:产业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一篇文章: 静海首次!“飞播”水稻 一天“种”400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