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初七
乡村振兴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动态 > 乡村振兴

擦亮“底色” 扮靓“颜值” 咱们有招法
文章来源: 天津市静海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4/05/06 10:05:00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为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近年来,静海区深入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持续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和美乡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积分制”撬动乡村共治

研究制定《静海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运用积分制解决重难点问题通知 工作指引  典型案例工作汇编》,对“积分制”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积分制”推广运用工作,结合人居环境巡查、三资管理等方式方法加强对乡镇“积分制”工作情况的督查检查,重点对积分活动的开展、评分记录、村民参与率、治理效果开展跟踪调研,掌握村情民意,随时关注各乡镇、村街“积分制”工作的发展变化。

目前,全区18个乡镇351个村庄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基层治理工作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清单制”引领乡村善治

以静海区作为天津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创建区为契机,将“清单制”示范村创建纳入静海区基层治理示范区创建任务,制定《2024年静海区“清单制”实施方案》,指导乡镇依据《天津市村(社区)组织依法履职工作事务指导目录》和《天津市村(社区)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务指导目录》,把“清单制”总体划分为为民服务清单、协助政府清单、小微权力清单和其他类清单四项内容,在村街公示栏公示,向群众公开事项办理清单流程图,让群众方便办事、便于监督,同时也引导村(社区)干部按清单办事、依规范用权。

目前,全区创建“清单制”示范村18个,通过实施“清单制”,明确了自治事项和协助工作事项,分清职责和边界,成为了减轻村级组织负担、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的重要抓手。

聚力人居环境整治 提“颜”增“质”

“十四五”以来,静海区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三美四乡”建设为抓手,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村全域清洁化环境卫生大清整活动,紧盯“五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大片垃圾散落、堆放,致力消除农村旱厕,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24年,静海区陆续开展农村地区路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春季村庄清洁行动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共清理水面、道路、村内、田间、庭院的各类垃圾1.3万余吨,清整村庄河道、坑塘、沟渠1600多公里。

静海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逸群表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心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加快推进“积分制”“清单制”运用,形成典型范例在全区推广,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效能,着力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