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初七
文字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静海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静海政务公众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7/11/06 16:11:27

  一、政策依据及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及《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办法【2016】113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静海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是农业节水工作的“牛鼻子”,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水安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重要而紧迫。

  二、实施计划。《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按计划分步骤推进,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善农田供水工程体系,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到2025年要全面完成改革任务的总体要求。按照天津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时间节点,2017年计划在陈官屯镇胡辛庄和高官屯2个村开展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同时完成梁头镇的机井计量设施完善工作。其余17个乡镇按照每年两个的进度分步推进,到2025年前全区机井和小型扬水站点全部完善计量设施,农村水价综合改革同步落实。

  三、建立健全相应机制。1、健全农业水价机制。根据《天津市定价目录》定价权限规定,农业水价定价部门为区人民政府,价格管理形式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具备条件的可由供需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定价。考虑到用水量、生产效益、农业发展政策等因素,在定价时区别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果业、水产养殖等用水类型实行分类水价。2、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重点补贴种粮农民定额内用水,对取得节水成效的农业用水主体给予奖励,通过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以确保不增加农民负担。

                                                                                                                                                                                       

                                                                                                                                                                                        静海区发展改革委

                                                                                                                                                                                       2017年10月30日